第五章 群体和团队.ppt

  1.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群体概述 一、群体的定义 1.什么是群体 群体(group)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由两个或更多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成的人群集合体。 2.群体的特点 特定的目标 各成员相互依赖,在心理上彼此意识到对方。 各成员间在行为上相互作用,彼此影响。 各成员有“我们同属于一群”的感受,也就是彼此间有共同 的目标或需求的联合体。 3. 群体的功能 4. 群体分类 正式群体: 指由组织正式确定,具有明确的组织方式、工作方式和任务目标的群体。 命令型群体——由组织结构规定,它由直接向某个主管人员报告工作的下属组成。 任务型群体——由组织结构规定,它由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而在一起的人员所组成。 非正式群体: 与正式群体相反,它不是由组织正式规定而建立的,而是组织中的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了某些需要而自然结成的各种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是松散的。 友谊情感型非正式群体。 共同利益型非正式群体。 兴趣爱好型非正式群体。 5. 群体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形成阶段 目的、结构、领导不能确定、群体成员各自摸索、成员需要被告知该做什么。 当群体成员开始把自己当做是群体的一员时,此阶段结束。 第二节阶段:震荡阶段 群体内部发生冲突的阶段。群体成员接受了群体的存在,成员们存在争执、群体开始学习如何处理分歧和冲突,如何自由和平地交流意见,以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如果无法成功克服这一阶段的困难,群体就会出现分裂,缺乏凝聚力。 此阶段的结束以出现明确的领导层次为标志。 第三阶段:规范化阶段 群体成员开始形成亲密的关系。成员不仅仅接受了群体,并且发展出解决冲突、制定决策以及完成任务的规范。这时群体会产生强烈的群体身份感和友谊关系,进而加强了群体的凝聚力。 当群体结构稳定下来,群体对于什么是正确的成员行为达成共识时,此阶段结束。 第四阶段:执行任务阶段 群体结构已经充分发挥作用,并已被群体成员完全接受。群体已经有了明确的结构、目的、角色,并对完成任务做好了准备。成员的注意力已经从试图相互认识和理解转移到完成手头的任务上,在解决问题与制定决策的过程中注重结果。 第五阶段:中止阶段 对于长期性的工作群体而言,执行任务阶段是最后一个发展阶段,但对暂时性的工作群体,由于要完成的任务有限,因此还有一个中止阶段。 在这个阶段,高绩效不再是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群体开始准备解散,注意力放到了群体的收尾工作上。 第二节 群体动力理论 (一)群体动力 所谓群体动力是指群体活动的动向,他认为群体不是单个个体的简单总和,而是超越了总和。群体对个体能产生巨大的影响,个体在群体中会产生不同于处在单独环境中的行为反应。 (1)群体规范 是指群体成员公认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 群体规范的形成来自以下五个方面: 规章制度; 领导者或某个有影响力的人物所做的明确规定; 群体历史上的关键事件; 私人友谊; 过去历史中的保留行为。 群体规范大致上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2)群体压力 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一种影响力。 当群体成员的思想或行为与群体意见或规范发生冲突时,成员为了保持与群体关系而遵守意见或规范时所感到的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它使成员倾向于作出为群体所接受或认可的反应 群体压力的大小与个体目标和群体目标的距离远近成正比,不同的人在同一群体中所感受到的群体压力是不尽相同的。 导致群体压力产生的原因: 人天生就有一种对社会孤立的恐惧感。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群体为人们的个体行为提供参照,人们倾向于相信多数,认为他们是信息的可靠来源而怀疑自己的判断。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群体给予个体的归属感和自我同一性使得个体产生维护群体形象的心理。 ——“母校” (3)群体凝聚力 (4)群体士气 (二)群体心理活动规律 1. 从众效应 2. 逆反效应 3. 社会惰化 4. 暗示 5. 模仿 从众行为的结果有三种可能性: 一是积极的一致性; 二是消极的一致性; 三是无异议的一致性。 从众行为不一定会产生好的效果,因此,在对待从众现象时,应把握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鼓励和支持积极的一致性,消除和转化消极的一致性,服从和遵守无异议的一致性。 2. 逆反效应 指的是当人们明确地意识到选择的自由被某一权威或者群体压力所限制和泯灭的时候,便会反抗这些外界压力。 根本原因是人们的愿望与选择被现实所限制 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外界压力。 印度尼西亚默拉皮火山 积极意义——是对个性自由的一种捍卫,有利于群体的创新与改革。 消极意义——会造成群体的冲突和分裂,不利于群体的决策。 3. 社会惰化 是指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时努力的社会心理现象。 群体的规模越大,成员付出的努力越小。 产生原因: 1. 群体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xt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