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医药防治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开始.pdfVIP

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医药防治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开始.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诊断标准更是将AD视为一个包括MCI在内的连续的疾病过程,充分体现了MCI和AD之间的 紧密联系。因此,将AD的干预节点提前至McI,对有效防治AD具有重要和积极的意义。祖 国传统医学在长期实践中以独特的理论体系对本病认识深刻,AD的中医防治研究近年已取 得可喜的进展。 l、眦I的中医学归属 中医学中尚没有“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一词,但在各时期文献中可以见到与健忘相关的 散在记载。中医对于健忘的论述始于《内经》,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日:“太阳司天,寒 气下临,心气上从,热气妄行,善忘。”又如《灵枢·大惑论》日:“人之善忘,上气不足, 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肺虚,虚则荣卫留于下,久之不以时上,故健忘。”《灵枢·本神》日: “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妄”;“肾藏精,精舍志: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 前言。”《医灯续焰》中对健忘病机有了更全面的论述:“道过之言,行过之事,久不忘记, 日忘。若当下既不能记,索之胸臆,了不可得者,健忘也。乃心虚肾惫,水火不交。经血之 府空,荣卫之道涩。致令机关不利,灵巧不开。高年衰朽者多得之。”到了宋代陈言则在《三 因极一病症方论》中对健忘进行概念上的阐述:“尽心力思量不来”;“常常喜忘,谓之健忘”。 据此可见,古人在数千年前就对健忘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探索,根据MCI患者临床表现多以记 忆力下降为特征,故而,目前多倾向于将MCI归属于中医“健忘”范畴。 2、MCI与中医“神病” 根据中医对“神病”的认识,人体的精神活动即是神、魂、魄、意、志等一系列思维意 识活动的综合过程,它以“神”的功能正常为前提,而“神”的生理功能包含了人的感觉、 知觉、注意、思维、记忆和智能。“神”有先天、后天之别及体用之分。宋代张伯端在《玉 清笥青华秘方金宝炼丹诀》中提到: “夫神者,有元神焉,有欲神焉,元神者乃先天以来, 一点灵光也,欲神者,气质之性也,元神者,先天之性也,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 天地之性存焉。”清朝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指出:“元神者,无思无虑,自然虚 灵也,识神者,有思有虑,灵而不虚也。”据此可见,先天之神源于父母之精血交合,称之 为“元神”。正如《灵枢·本神》中说到:“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 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并且,元神有赖于脑髓的充养。后天之神称为“识神”, 通过心气和心血的滋养而成,是心以眼、耳、鼻、舌、身为媒介接收外界色、声、香、昧、 触等信息继而引发的一系列神经心理活动。正如《内经》中所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 出焉”、“所以任物者谓之心”。此外,《素问·宣明五气篇》中又提到:“心藏神,肺藏 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据此,肝藏魂,肺藏魄,魂、魄统摄于先天之元神,脾 藏意,。肾藏志,意、志则统摄于后天之识神。如若先天精血随龄衰退,元神虚弱,后天心气 随龄耗伤,识神失养。元神虚弱,邪气易客,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神机阻滞,清窍被蒙, 先天元神无以填补,后天识神无以充养则致神明失用,则可出现健忘、痴呆等神志症状。MCI 为AD的早期疾病状态,以记忆力减退为主要表现,或伴随轻度认知障碍,据此,神明失用为 MCI的基本病机。 3、McI早期干预与中医“治未病”思想 中医“治未病”学术思想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其最早提出源于《黄帝内经》中《素 问·四气调神大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 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丰富了这一思想, 将其具体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观点。叶天士在《温热论》中将这种未雨绸缪的思想 更前进了一步,他提出的“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意为,疾病过程中要防变于先,采取主动。 220 一般认为,AD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渐进性发展的慢性疾病过程,研究表明潜伏期可达8—10 年,其中晚期的药物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严重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MCI是AD的早期阶段, 或者说是生理衰老和痴呆之间的过渡阶段,以逐渐加重的记忆力减退为特征。国内研究者通 F句痴呆的平均年转化率为14.1%,而认知 过对12l例MCI和281名认知正常者随访3年发现,MCI 正常者向痴呆的平均年转化率为i.6%,MCI转化为痴呆的相对危险度为认知正常者的9倍瞄1。 因此,对MCI早发现早治疗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其本身,更积极和重要的意义在于,为治疗AD 提供最佳时间窗,以期延缓病情发展,降低AD的发病率,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最终目 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nlhfd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