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枝杆菌降解甾醇发酵生产雄烯二酮的两相系统培养基优化.pdfVIP

分枝杆菌降解甾醇发酵生产雄烯二酮的两相系统培养基优化.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分枝杆菌降解甾醇发酵生产雄烯二酮的两相系统培养基优化,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基,分枝杆菌培养基,植物甾醇,糠甾醇片,供应β谷甾醇,植物甾醇的作用,甾醇玉米油,β谷甾醇,羊毛甾醇

386 2007, Vol. 28, No. 11 食品科学 ※生物工程 分枝杆菌降解甾醇发酵生产雄烯二酮的 两相系统培养基优化 1 1 1,2 1 1 姜绍通 ,胡锦艳 ,杨 英 ,赵俊平 ,崔福强 1.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座机电话号码.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环境工程系,安徽 合肥 230022 摘 要:对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p. BD696-6降解甾醇发酵生产雄烯二酮 AD 的两相系统培养基进行了优化。 在甾醇添加量为0.6%时,培养基组成为有机相葵花油浓度20%、碳源糖蜜6%、氮源NH4NO3 0.3%、磷酸盐 NH4 2HPO4 0.08%条件下,AD得率最高,达到78.6%,比原培养基条件下得率提高了17.0%。 关键词:雄烯二酮;甾醇;两相系统;培养基优化 byMycobacterium sp. in Two-phase Systems 1 1 1,2 1 1 JIANG Shao-tong,HU Jin-yan,YANG Ying, ZHAO Jun-ping,CUI Fu-qiang ; Abstract:The two-phase system medium forMycobacterium sp degrading 4NO3 0.3%, NH4 2HPO4 Key words:Mycobacterium sp.;sterols;two-phase system;medium optimization 中图分类号:Q939.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的葵花油为有机相溶剂,大大提高了甾体底物的投料 雄烯二酮 雄甾-4-烯-3,17-二酮,androst-4-ene-3, 17-dione,简称AD 是制备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中间 量。本实验主要研究了水相培养基主要成分与浓度对发 [1] [2] 酵的影响,通过培养基优化,使菌种转化能力达到最 体 。传统的AD制备方法属于皂甙元途径 ,工艺复 杂、成本高,且污染环境。而微生物选择性切除甾醇 大,提高了AD的产率。 [3-4] 边链生产AD 具有产品纯度高、生产成本低、周期短 1 材料与方法 等特点,因此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AD是代替传统生产 方法的一大趋势。 1.1材料 微生物法生产AD主要受甾醇在水中溶解度低的限 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 sp.BD696-6 合肥工业大 [5] 制。传统的单水相发酵多采用添加少量有机溶剂 、表 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保藏。 [6] 面活性剂 的方法来提高甾醇在发酵液中的浓度,但效 菜籽甾醇 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精 [7] 果并不理想。近些年来,两液相培养系统 、双水相 制,甾醇含量高于95%;其它试剂均为市售分析纯 [8] [9] 系统 、浊点系统 的应用,不仅增大了甾醇溶解度, 试剂。 提高了底物的投料量,而且将细胞培养与产物萃取分离 斜面培养基 % :葡萄糖1、甘油2、硝酸铵0.2、 耦合,减少了代谢产物的反馈作用。 K2HPO4 0.05、琼脂1.5;液体种子培养基 g/L :玉米 本研究以两液相培养系统作为微生物转化的发酵系 淀粉6,NH4NO3 0.25,K2HPO4 0.12,泡敌 0.007, [10] 统,选择甾醇溶解度高、对微生物细胞毒性作用 较低 pH7.5,20ml培养基/100ml三角瓶;发酵转化培养基 收稿日期:2007-09-05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2006BAD05A12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0座机电话号码X 作者简介:姜妱通 1954- ,男,教授,主要从事农产品生物化工方面的研究。 ※生物工程 食品科学 2007, Vol. 28, No. 11 38 7 % :有机相为葵花油16,甾醇0.6,水相为玉米淀粉 过高又会阻碍溶氧。实验结果表明,葵花油的最适宜浓 6,NH4NO3 0.25,K2HPO4 0.12,泡敌0.007,pH7.5, 度为20%。此时,AD产量达到2.515g/L,得率为66.14%。 50ml培养基/250ml三角瓶。 2.2不同碳源及碳源浓度对AD产率的影响 1.2培养条件 2.2.1不同碳源种类对AD产率的影响 斜面培养:30~32℃培养5d。 分别选取葡萄糖﹑果糖﹑玉米淀粉﹑糖蜜﹑甘油为 液体种子培养:取一环在斜面培养基上培养5d的 碳源,考察碳源种类对AD产率的影响,结果见图2。 菌体,接种至液体种子培养基中,置于130r/min旋转 式摇床上,30~32℃培养66h。 100 3.5 发酵转化培养:液体种子培养66h后,以接种量 80 3.0 A 10%接入发酵培养基,置于250r/min旋转式摇床上,

文档评论(0)

tianma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