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民大学中国美术史(总)
从儒学到玄学 对汉儒的突破:突破两汉繁琐、迂腐的经学、谶纬学说,从歌功颂德的实用主义哲学—— 真正思辨的理性“纯”哲学; 真正抒情的感性的“纯”文艺。 所谓“三玄”:《老子》、《庄子》、《易》,产生思辨意识,把理论、思维水平向前推进;也消磨了几代人的意志。 哲学——文艺 观念——风习 反传统、狂诞代替虚伪、才情代替节操、 薄葬代替厚葬、自然代替名教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行行……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生当复来归,死当常相思” 魏晋南北朝的绘画 第一批为后世所崇奉的百代宗师出现于这一时期。 第一批有摹本流传的钜迹产生于这一时期。 第一批论画著作完成于这一时期。 绘画领域的现象 发展变革的新阶段:佛教艺术兴盛对画坛的影响 专业画家地位确立:这个时期有记载的画家已近百人。画家不再跻身工匠之列,而获得前所未有的独立地位。 三国:曹不兴 西晋:卫协 东晋:顾恺之、戴逵 南朝:齐: 陆探微、谢赫、毛惠远 梁: 萧绎(梁元帝)、张僧繇、江僧宝等 北朝:杨子华、曹仲达 题材的开拓:一部分承袭汉代的神话、历史故事题材,另一部分题材出现对文学作品的描述、佛教故事的表现;描绘当代君臣生活、名士风流、道释形象的作品日增。画法由略趋精:“古画皆略,至协始精”。 绘画理论方面出现了比较深入、系统的论著:《古画品录》以及顾恺之的绘画理论。 概况 著名画家的出现。画家这一身份逐渐被历史书籍撰写,开始在社会生活中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南方:曹不兴、卫协、顾恺之、戴逵、陆探微、张僧繇 北方:杨子华、曹仲达、田僧亮等 人物画(包括佛教人物画)发展迅速,其他各科还远未成熟。山水画的逐步独立直到南北朝后期才趋于完成。 绘画功能:为政教服务,是知存乎鉴戒者图画也。这也是那时绘画的一个主要特点。 画论作品《古画品录》 作者:南齐谢赫 序言中提到六法:“古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生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摹写是也。唯陆探微、卫协备该之矣。然迹有巧拙,艺无古今。谨依远近随其品第裁成序引。” 品类方法: 第一品,五人,陆探微、曹不兴、卫协、张墨、荀勖 第二品,三人,顾骏之、陆绥、袁蒨(茜) 第三品,九人,姚昙度、顾恺之、毛惠远、夏瞻、戴逵、江僧宝…… 第四品,五人,第五品,三人,第六品,二人 《古画品录》(《画品》) 中国画品评著作。南朝齐谢赫著。一卷。序论中提出绘画具有“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的社会功能;提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摹写”的六法论,作为人物画创作和品评的准则。将三国吴曹不兴及其以后的画家共27人,分隶6品,评论优劣。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品评绘画的重要著作。 第六课:隋唐时代绘画 隋代承前启后,为唐代人物画的繁荣打下基础 卷轴画盛行 功能:欣赏;教化 隋炀帝杨广“聚魏以来古迹名画,于殿后起二台,东曰妙楷台藏古迹,西曰宝迹台藏古画” 展子虔(由北齐入隋):山水名家,也擅长道释、人物,被称为:“唐画之祖” 。他的画在《宣和画谱·道释一》中记载御府内藏还有20多幅。 郑法士:史称“郑展”,善画道释。 董伯仁:“董展并称”,楼台人物画。 仅仅37年,承前启后。隋代著名画家很多,佛像杨契丹、人物董伯仁、郑法士、孙尚子等、工程设计阎毗。 唐代人物画 在传统的基础上较大的发展,盛唐时尤为兴盛,社会上层阶级的需要,道释画以外,人物历史画肖像画、仕女画风靡一时; 杰出画家:初唐阎立本、吴道子,中唐张萱、周昉艺绝当代; 其他画家:尉迟乙僧、梁令瓒(《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卢棱伽(《六尊者像》)。 还有鞍马、花鸟画家兼善人物的 陈闳、韩干、曹霸、韩滉、孙位等。 关于阎立本 唐代两种人物画风格:阎 立本和尉迟乙僧。 家庭:祖籍榆林盛乐(内蒙和格尔西北),父亲阎毗(563-613),北周驸马,入隋朝受文帝、炀帝重用,画家,兼善建筑工程,“宫中辇辂仪仗,悉毗所为”。入唐携二子落籍于雍州万年(陕西临潼)。 哥哥阎立德,名让,高祖时任秦王府士曹参军,后掌宫廷礼服仪仗设计制造。贞观21年任将作大匠,主持帝王宫室、陵墓的设计和建筑。官至工部尚书。人物故事画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