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应用新观念与新进展.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菌药物应用新观念及新进展 滥用抗菌药物表现种种:资料 西方发达国家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30%,美国是20%、英国是22%,我国规定为50%以下。但是: 我国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率,1997年中国药学会的统计是: 滥用抗菌药物表现种种:资料 WHO的统计结果表明,中国有二分之一的儿童一旦出现咳嗽、流鼻涕的症状,就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就整个国家来说,有50%的人生病时使用抗生素。 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于1998-1999年对全国83万名0-13岁儿童支气管哮喘患病情况调查显示,94%以上的哮喘儿童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其中除部分哮喘患者合并感染为必须用药外,多数为盲用或滥用。 滥用抗菌药物表现种种:资料 国内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 其中的40%死于抗生素滥用 抗菌药物滥用的最主要领域 内科抗菌药物使用 无指征预防使用:病毒性感染,无细菌感染征象的预防用药,化、放疗病人的常规预防,免疫功能受损患者的常规预防 超广谱抗菌药物及不合理联合用药 外科抗菌药物使用(未执行围术期用药) 手术前常规预防用药 手术后使用率几达100%,且长期预防用药为主 围术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滥用抗菌药物后果: 上海统计医院院内感染中,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发生率,70年代为5%,80年代为24%, 90年代为60%。 在MRSA中: 90%—100%的对青霉素耐药 对氨基苷类和喹诺酮类耐药达到90%以上 对四环素耐药率达90~100%; 对氯霉素耐药率达50~80%; 对头孢噻吩耐药率为24~44%。 医院感染的问题越趋严重,而更严重的是医院感染造成的严重后果。 抗感染治疗选择是 临床上最困难的用药决策 要不要进行抗感染治疗?(是感染性疾病吗) 用那一类抗感染药物?(是细菌、真菌或其他病原体感染) 用哪一种抗菌药物?(是什么细菌引起的感染) 细菌对所选药物敏感吗?(近期当地耐药性监测结果如何) 用药剂量足够吗?每天一次还是分次给药?(药物PK/PD) 静脉用药还是口服治疗?(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药物能达到感染部位如肺脓肿内部吗?(药物的组织浓度) 药物作用够强大吗?(杀菌或抑菌,要联合用药吗) 病人的身体状况能承受这种药物吗?(肝肾功能等副作用) 没有更便宜但效果仍良好的药物?(药物经济学分析) 用1周就停药感染会复发吗?(用药疗程问题) 会引起二重感染吗?(对正常菌群的影响) 会出现耐药菌吗?(防细菌耐药突变浓度) ………… 优化抗菌治疗的概念 2005年Owens RC等主编和出版《抗生素优化:临床实践的概念和策略》,同年4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书评,予以推荐,标志着抗菌药物优化治疗理论和实践的阶段性成果并得到公认。 定义:“达到最佳疗效而选择性耐药压力最小的抗菌药物治疗” 优化抗菌治疗优点 与“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比较 不仅疗效好,而且要求能够防止耐药和更好的药物经济学效果。 与“抗菌药物监管”的比较 将控制抗菌药物应用及将药物用得更好统一起来,更全面,更平衡。 理论基础---PK/PD * PK—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 * PD—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剂量对药物的影响,药物对临床疾病的效果 * PK/PD将剂量—时间—浓度—效应的关系联系在一起研究 根据PK/PD参数的特点将抗菌分为三大类 PK/PD参数与临床疗效关系 *时间依赖杀菌剂 * β-内酰胺类.克林和大环.四环.链.万古 * 在 MIC4-5 倍时,杀菌率即处于饱和 * 杀菌作用依赖于接触时间 * TMIC是与疗效相关的主要参数 抗菌药合理应用的药效学考虑 时间依赖型的抗菌药物 * TMIC: 血药浓度超过MIC的维持时间 * TMIC%:血浓度超过MIC时间与给药间隔的比值 抗菌药合理应用的药效学考虑 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 * ?-内酰胺类 * 血药浓度高于 MIC 的时间是最主要参数 * 给药间期并不需要都超过MIC * TMIC% 30-40% 起效 * TMIC% 40-50% 保证有效的细菌清除 临床合理給药间隔 * T1/2大于2的β-内酰胺1-2g,TMIC达12小时的有头孢替坦,头孢尼西,24小时的有头孢曲松 * T1/2 为1-2h氨曲南,头孢唑类需每日多次给药 * 碳青霉素烯: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对繁殖和静止期细菌有强大杀菌活性,又有较长PAE,可适当延长给药间隔 PK/PD参数与临床疗效关系 * 浓度依赖杀菌药物 * 有持续的后效应 * 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甲硝唑 * 投药目标达到最大药物接触,药物浓 度越高杀菌率及杀菌范围也越大 * 24小时AUC/MIC.峰浓度/MIC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