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SSUE 6 DEC. 2014 / JOURNAL OF HUMAN SETTLEMENTS IN WEST CHINA /
064
◎建筑设计与理论
DOI: 10.13791/ki.hsfwest
陈蔚 张曦. 四川康区藏传佛教惠远寺的汉地建筑风格探析[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4, 29(06): 64-69.
,
四川康区藏传佛教惠远寺的汉地建筑风格探析*
The Han Architectural Style of Tibetan Buddhism Huiyuan Monastery in Sichuan Tibetan Region
陈 蔚 张 曦 CHEN Wei, ZHANG Xi
摘 要 藏传佛教建筑以寺院著称,寺院多 Abstract: Tibetan Buddhism is known for monastery, and monastery refl ects the culture and
维地反映着藏族的文化和历史。各个藏区的 history of the Tibetan in multidimensional aspects. The Buddhist monasteries in each Tibetan
藏传佛教寺院都有其固有的特色,四川康巴 region have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Buddhist monasteries in Sichuan Tibetan region
藏区寺院建筑在其平面布局、空间形态、单 have their characters in its layout, space form, architectural form,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体造型、建造技术以及色彩装饰等方面就 color and decoration, etc. Tibetan Buddhist monasteries refl ect the architectural style of the
有独到之处。这一地区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 Han monasteries more or less. Taking Huiyuan Monaster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mainly
或多或少的体现了汉地传统建筑风格。文章 discusses how Han Buddhist monastery construction style and technologies are applied to
从惠远寺着手探讨如何将汉传佛教寺院建 Tibetan Buddhist monastery buildings, and is expect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造风格与技术应用到藏传佛教寺院建筑中, the physical form of the Sichuan Tibetan architecture.
以期对研究整个康巴藏区建筑物质形态提 Keywords: Tibetan Buddhist Monastery; Han Buddhist Monastery; Huiyuan Monastery;
供借鉴。 Culture Integration
关键词 藏传佛教寺院;汉传佛教寺院;惠
远寺;文化交融
0 引 言
近年来,随着人类对于文化遗产内涵和外延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拓展,针对“文化线路”
遗产的研究与保护正成为国内外人文社会学科、建筑学科理论研究和遗产保护领域的热
点。川藏“茶马古道”文化线路遗产的研究保护就愈显得必要和迫切。川藏“茶马古道”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