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平,王鸣自组装胶体晶体微结构纤维的实验研究.docVIP

喻平,王鸣自组装胶体晶体微结构纤维的实验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喻平,王鸣自组装胶体晶体微结构纤维的实验研究

自组装胶体晶体微结构光纤的实验研究 喻平,王鸣 (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省光电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97) 摘 要:利用自组装方法在普通单模光纤裸纤表面生长胶体晶体,提出采用自组装方法可以制备一种新型的三维光子晶体微结构光纤。将直径为700nm的二氧化硅单分散度小于0.02%微球超声分散于乙醇溶液,通过垂直沉积法在表面经湿法腐蚀处理的裸光纤表面组装胶体晶体。采用SEM对样品进行表征,样品表面呈六角密排列,晶体呈FCC结构,其(111)面平行于光纤侧表面,在60摄氏度温度下制备的晶体样品有较好的质量。 关键词:微结构光纤 光子晶体 胶体晶体 光子带隙 自组装 1引言 自从1987年Yablonovitch[1]和各自独立地提出光子晶体的概念以来光子晶体的研究就成为光电子领域最活跃的研究课题之一。由于胶体自组装方法具有设备简单、经济、周期较短等特点,采用自组装胶体晶体方法制备光子晶体更是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大量的研究表明通过自组装方法制备的胶体晶体具有较优异的光学带隙性能,是制备可见光及红外波段三维光子晶体最有效和最有潜力的方法,以胶体晶体为模板进一步还可以制作具有完全光子带隙的反蛋白石结构或非密排蛋白石结构。最近,Yang等人提出可以通过自组装方法在曲面上自组装胶体光子晶体制备圆筒结构。根据Yang的思想,我们对在光纤高曲率表面胶体晶体生长过程进行分析,提出通过改进工艺,采用自组装方法有可能制备出一种全新的三维光子晶体微结构光纤。 本文根据布拉格方程估算带隙位置选取胶体微球材料和材料,通过垂直沉积法制备光子带隙处于通讯波段的胶体晶体履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形貌进行表征,最后讨论了裸光纤直径等实验参数对曲面环境下自组装样品质量的影响。 以及对样品进行光学特性测试等。本实验所采用的方法简单,制备周期短,以此胶体晶体为模板还可制作反蛋白石结构的晶体覆层,这将为形成一种新型的具有完全光子带隙的三维光子晶体光纤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1] Yablonovitch E. Inhibited spontaneous emission in solid-state physics and electronics.[J]. Phys. Rev. Lett. 1987, 58(20): 2059-2062. [2] John S. Strong localization of photons in certain disordered dielectric superlattices[J]. Phys. Rev. Lett. 1987, 58(23): 2486. [3] Xia Y N, Gates B, Li Z Y. Self-assembly approaches to three-dimensional photonic crystals[J]. ADVANCED MATERIALS. 2001, 13(6): 409-413. [4] Moon J H, Yi G R, Yang S M. Fabrication of hollow colloidal crystal cylinders and their inverted polymeric replicas[J].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005, 287(1): 173-177. [5] Dimitrov A S, Nagayama K. Continuous Convective Assembling of Fine Particles into Two-Dimensional Arrays on Solid Surfaces[J]. Langmuir. 1996, 12(5): 1303-1311.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self-assembly 3D photonic crystal microstructure fiber Yu Ping1,2, Wang Ming1 (1. School of Physics and Technology,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Jiangsu Key Lab o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Nanjing 210097, China) (2. Phys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partment,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7, China) Abstract: Colloidal crystal grwoth on fiber was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ni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