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 第六单元检测与强化训练 (满分:100分 测试时间:90分钟) 一、字句积累(19分) 1.读拼音,写词语。(5分) 2.找出下面词语中用错的字,并认真地改正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豪无节制 饱含深情 一泻千里 慢天飞舞 生活所须 心里急躁 妙语连珠 谈笑风声 3.读准下面划线字的读音,用横线画出来。(4分) ①小云雀埋(máimán)怨地说:“这里的风沙真大!” ②森林的树冠(ɡuānɡuàn)就像一把把大伞,可以挡住一部分雨水,不让它们直接冲刷地面。 ③恶(èwù)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难倒阿联酋人民。 ④淡水通过纵横(hénɡhènɡ)交错的自来水管,送到树木和花草的根部。 4.“州”和“洲”两个字读音相同,长相相似,许多同学分不清它们的区别。我知道区分它们的方法:表示大陆和岛屿的总称的用这个 ,比如 、 ;表示一种行政区域划分的用 ,比如 、 。(6分) 二、综合改错(5分) 去年,我国的北部地区发现了沙尘暴。不一会儿,天空乌云蜜布,乱起大风。风沙漫天,震得窗户直响。风沙越来越大。向窗外看去,进处的景物看不见了,远处的景物也看不清了。 三、课本链接(21分) 1.品味诗歌:杜牧的《江南春》前两句诗是“ , 。”吟诵着诗歌,我仿佛看到了那美丽的风景。这让我不由地想起了另外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中的诗句: , 。(4分) 2.课文对话:小云雀说“森林实在太重要了!”那是因为它知道了森林被称为:“ ”和“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 ,生活中我积累了许多的这方面的公益用语,比如: (8分) 3.领悟写法:比喻是同学们经常用到的一种修辞手法。“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低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等待着最后的消亡。”课文中作者把这条逐渐枯竭的 瀑布比作一位   ,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情十分  。“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  着这些花草树木。”作者在这里把阿联酋人民对待花草比作像对待孩子一样,突出地表现了阿联酋人民 。“只见大河的水位很高,浑黄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这句话中,作者把 比作 ,突出地写出了洪水 的特点。在以后的习作中我也要经常使用一些比喻的修辞手法,如果写一个同学等车时焦急的心情,我会这样来写: (9分) 四、口语交际(4分) 爸爸手里拿着一份报纸嚷开了:“有意思,真不知道该怎么好啦?”“什么事呀,大惊小怪的?”妈妈接茬了。“我读给你们听听:有一位农民种了一大片玉米。玉米快成熟了,却被野猪吃了不少。过去野猪一来,可以开枪打,现在有了《野生动物保护法》,打不得了。你不打它,它就糟蹋庄稼,为此农民叫苦不迭。” 妈妈也一脸无奈,连声说:“是呀!是呀!” 一旁的我听了,胸有成竹地说:“ 爸爸妈妈听了,连连点头:“还是孩子说的对呀!”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6分) (一)特殊的葬礼(片段) 原来,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决 绝),一(泻 泄)千里。尤其是每年(汛 讯)期,塞特凯达斯瀑布气势更是雄伟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游客。人们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流连忘(反 返)。 1.选择括号里合适的词语。(2分) 2.用上“尤其”这个词语写一段话。(2分) 3.“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们会很自然地想起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xt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