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保护性耕作下土壤碳固定和温室气体捧放效应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始关注的热点研究问题.本
文以河北麦玉两熟区和湖南双季稻三熟区保护性耕作多年定位试验为基础,对其土壤有机碳库,
农田温室气体捧放规律,农田综合温室效应和农田生态系统碳捧放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估
算了河北和湖南两地区保护性耕作温室效应减捧贡献。主要结论如下:
(1)两个区域土壤总有机碳都表现为随土层的加深而减少,少免耕和秸秆还田提高土壤表
层总有机碳,翻耕和旋耕提高土壤耕层总有机碳;两个区域土壤活性碳变化不全相同,麦玉两熟
区少免耕提高表层土壤活性碳,秸秆还田提高耕层土壤活性碳:双季稻三熟区少免耕和秸秆还田
提高土壤各层活性碳。麦玉两熟区农田采用保护性耕作能缓冲由于耕作造成的碳库管理指数降
低,双季稻三熟区农田少免耕提高土壤0-20cm各项碳库管理指标。等深度方法下,麦玉两熟区
保护性耕作3年后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有所增加,少免耕土壤有机碳密度年增加量分别为O.50Mg
C·hm-2和0.13
C·hm-2;双季稻区保护性耕作1年后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也有所增加,免耕年
Mg
增加量为7.44
MgC·hm-2.等质量方法下,麦玉两熟区农田少免耕土壤碳密度分别增加0.36
Mg
C·lan-2和0.17C·hm-2,双季稻三熟区旋耕增加2.63C·hm-2。
Mg Mg
(2)利用静态箱法对保护性耕作下三种温室气体捧放通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麦玉两熟
区农田温室气体捧放以C02为主,C02排放通量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表现为小麦耕作播种后迅
速降低至小麦返青后才逐渐升高并在小麦拔节期达到高峰,随后再下降直到玉米拔节期再达到高
峰的变化趋势,C02捧放通量高峰出现在耕作后、小麦拔节期和玉米拔节期.少免耕降低麦玉农
田CCh排放量和玉米田N20排放量,尤其是免耕显著降低小麦田C02捧放量;秸秆是否还田对
麦玉农田C02捧放量影响不大,但却降低小麦田N20捧放量。
双季稻三熟区农田温室气体中以Cl--h为主,早晚稻田crh排放通量高峰均在水稻分蘖期,而
在晒田期及其以后的水稻生殖生长期捧放都很低。免耕降低全年cr-h捧放量和早晚稻田N20捧
放量。旋耕降低冬闲田N20捧放量;秸秆还田增加晚稻和冬闲田cth捧放量,但秸秆是否还田
对稻田N20排放量不具有明显的影响。
(3)农田综合温室效应评价表明,麦玉两熟区农田温室气体以C02为主,双季稻三熟区农
田温室气体以Cl--h为主.同时利用West提出的农田投入碳排放方法,估算了保护性耕作下农田
生态系统碳捧放量,得出如果将河北省现有的传统翻耕地全部改为旋耕地或免耕地则农田生态系
湖南省稻田耕作措施一般为早稻翻耕晚稻旋耕秸秆还田,如果将其全部变为免耕地则农田生态系
统碳捧放量减少6.29 Tg.a’,分别比翻耕和旋耕降低28.22%和56.92%.
Tg.a-t.11.14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土壤碳库、温室气体
Abstract
is asa of Cin
Recently,conservationtillagereportedwaysequesteringatmosphericagricultural
soilsand advocatedasa to offsetfossil-fuel the
emissions.Base
being possibilitypartially upon
ofwheat-maizeareainHebeiProvinceand ageain
experimental
study cropping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