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语十则》复习
复习课 1、论(lún)语 2、不亦说(yuè)乎 3、人不知而不愠(yùn) 4、三省(xǐng)吾身 5、传(chuán)不习乎 6、学而不思则罔(w?ng ) 7、思而不学则殆(dài) 8、诲(huì)女(rǔ)知之乎 9、是识(Zhì)也 10、弘毅(yì) 11、然后知松柏之后凋(diāo)也 12、其恕(shù)乎 1、复习的好处可以用 来表达 2、学习与思考应紧密结合,因为 . 3、别人总有自己学习的地方,孔子说: . 4、学习上不应不懂装懂,而应 . 5、一个人总有被误解的时候,正确的态度应是 . 6、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可谓 .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人不知而不愠 任重而道远 7、我们对美国向中国大量输出工业垃圾提出 严正警告: 8、越是艰苦的时候,越要坚强,要像松柏那样: 9、一个人要经常反思, 孔子是: 曾子是每天三省: 10、我快步上前,伸出双臂,拥抱来自青岛的朋友,二千多年前的孔夫子不是说过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吾日三省吾身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学而时习之。 时,时常 习,复习 故时有物外之趣。 日,每天。 能张目对日。 重点文言实词: 日,太阳。 时,常常 吾日三省吾身。 人不知而不愠。 是知也。 温故而知新。 知之为知之。 知:了解。 知:领悟,知道。 知 知:通“智”,聪明 知:知道 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学过的知识 新的知识 不亦说乎。 吾日三省吾身。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而殆。 士不可以不弘毅。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说:“悦”的古字,愉快。 三省:多次反省。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有害。 弘毅:刚强,勇毅。 欲:想要。施:施加。 文言代词: 吾日三省吾身。 诲女知之乎。 吾,人称代词,我。 女,同“汝”,人称代词,你。 余忆童稚时。 余,人称代词,我。 通假字: 不亦说乎 诲女知之乎 是知也 通“悦”,愉快 通“汝”,你 通“智”,聪明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时常地复习它,不也愉快吗?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反省: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3、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5、孔于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大概就是‘恕’了!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与本文哪一则内容相似?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请根据以下的环境或画面,从课文找出相对应的格言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天时不如地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学识渊博,但从不自傲。有一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一个问题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孔子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对。他惭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