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研究方法:专题与案例17》.doc

  1. 1、本文档共3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教育研究方法:专题与案例17》.doc

教育硕士参考教材 教育研究方法:专题与案例 刘良华 编著 目 录 前 言 专题1 怎样“选题” 第一节 从他人的研究成果中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一、阅读期刊与专著 二、向他人请教 三、留意有争议的问题 第二节 由自己的“实践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 一、自下而上的“提出问题” 二、想方设法地“设计课题” 三、自上而下地“输入学理” 第三节 根据自己的学术兴趣选择相应的研究类型 一、实证研究/描述研究 二、理论研究/批判研究 三、应用研究/变革研究 拓展阅读材料1:关于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暂行规定 拓展阅读材料2:某师范大学2006届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选题 拓展阅读材料3: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课题指南 专题2 怎样做“文献研究”? 第一节 怎样做“文献检索” 一、利用“搜索引擎” 二、利用“网上图书馆” 三、手工检索 第二节 日常阅读 一、日常阅读对“选题”的影响 二、日常阅读对“研究者”的影响 二、从“随便翻翻”到“博览群书” 第三节 “基本文献”的阅读 一、“基本文献”的要素:从研究方向返回专业和领域 二、“基本文献”的数量:“一本”到“多本” 三、文献阅读的意义与限度 拓展阅读材料1:余秋雨论文的和 专题4 怎样做“历史研究” 第一节 历史研究的著名个案 一、西方学者所做的历史研究的著名个案 二、中国学者所做的历史研究的著名个案 第二节 教育历史研究的著名个案 一、西方学者所做的教育历史研究的著名个案 二、中国学者所做的教育历史研究的著名个案 第三节 教育历史研究的操作策略 一、义理:让历史显露“意义”和“道理” 二、考据:“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三、辞章:“文采飞动” 拓展阅读材料1:西方课程探究范式探析 拓展阅读材料2: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小学国文教育改革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著名个案 一、西方学者所做的调查研究的著名个案 二、中国学者所做的调查研究的著名个案 第二节 教育调查研究的著名个案 一、西方学者所做的教育调查研究的著名个案 二、中国学者所做的教育调查研究的著名个案 第三节 教育调查研究的操作策略 一、收集资料:访谈、观察与问卷 二、分析资料:“编码”并确认“关键事件”与“本土概念” 三、形成“扎根理论”:将“本土概念”还原为“本土故事” 拓展阅读材料1:教师生存状况调查报告王小刚为什么不上学了一位辍学生的个案调查对我国道德教育虚伪性的批判 前 言 2004年,我开始承担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的《教育研究方法》的教学。最初参考的教材是袁振国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后来参考的教材是杨小微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2006年,我开始形成自己的教学,并整理成《教育研究方法:专题与案例》书稿。迪尔凯姆《自杀论》本尼迪克特著《菊与刀》托克维尔著《论美国的民主》费孝通著《江村经济》曹锦清《黄河边上的中国》秦晖著《农民中国:历史反思与现实选择》科尔曼教育机会陈向明主编在行动中学作质的研究教师生存状况调查报告王小刚为什么不上学了《论实证精神》孔德将人类的思辨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他说:“我们所有的思辨,无论是个人的还是群体的,都不可避免地先后经历三个不同的理论阶段,通常称之为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阶段。” 。 各个地方都有教育科学研究管理机构或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这些研究管理机构或部门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发布一些教育科研“课题指南”,比如《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课题指南》。 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和实际条件从这些“课题指南”中选择某个“课题意向”,然后逐步将这个“课题意向”化为具体的研究课题。 三、留意有争议的问题 历史常常有惊人的重复现象。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很可能在历史中已经出现。当代学者研究的课题很可能在历史中曾经发生过激烈的争论。 真实的教育道理总是隐含在教育冲突之中,教育实践不过是教育冲突的某种妥协或变形。 教育历史实际上是一个充满有教育争议的地方。整个教育史,不过就是一个意见纷争、众说纷纭的展览馆。 凡是有教育争议的地方,就隐含了相关的教育道理和值得研究的主题。这需要阅读教育史的人能够从大量的教育事件中发现、领会其中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纷争和诉讼。在这些不同的意见中,某个意见很可能成为研究的主题。 教育学已经分化为多种学科,有一个学科永远是重要的,这就是教育史学以及与之相关的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比较教育学。教育史是一个没完没了的研究领域,这导致教育史的著作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新的版本。对中小学教师来说,完整地阅读中外教育史也不太可能,但中小学教师至少可以就某个主题试探性地考察中外教育史中的相关意见。严格地说,一个研究者在研究某个主题时,如果没有到中外教育史中寻找相关的研究和相

文档评论(0)

qsp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