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祝福》鲁迅
祝 福 鲁 迅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杂文集:《坟》《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集》 散文集:《朝花夕拾》( 原名《旧事重提》) 散文诗集:《野草》。 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创作背景及时代意义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是《彷徨》的第一篇。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妇女则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鲁迅选择妇女题材,是为了深刻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 关于“祝福” “祝福”,在绍兴土话里就是“请大菩萨”、 “祝福菩萨”,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照老年人的说法,天上的菩萨,不进不洁之家。因此,“祝福”之前,必须把厅堂、祭桌、祭器等掸扫、洗刷得干干净净。这时候是女人们最忙的时候。 ?一般人家有“三牲福礼”即肉一方,鱼一条,鹅一只,鱼必须是活的。福礼须盛于大桶盆,猪头之嘴须朝上,鸡、鹅须曲身跪腿,头朝福神,以示恭迎;一尾活鲤鱼在鱼的眼睛上用大红的福字贴上。 上好福礼就拜菩萨.祝福仪式由男性当家人主持,全家男丁按辈份、年龄,依序行三跪九叩大礼。妇女和个别忌生肖的男丁都要回避,寡妇更不允参与,就是鲁府的太太、小姐们也是被剥夺祝福资格的。祥林嫂这样丧夫再嫁的寡妇,是连祭祀的东西都不能碰的,所以在一年最忙的时候,祥林嫂却成了最闲的人,让她有一种失败感,一种罪恶感,最后在祝福声中走上了死路。 重难点: 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2、把握环境描写的巨大作用,体会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必然联系 注音 寒暄 送灶 陈抟 朱拓 荸荠 门槛 咀嚼 渣滓 炮烙 窈陷 草窠 蹙缩 歆享 牲醴 唾弃 蹒跚 一瞥 驯熟 俨然 醉醺醺 快速浏览小说,划分出情节结构 情节 内容 序幕 结局 开端 发展 高潮 尾声 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1-2) 祥林嫂凄然死去(3-33) 祥林嫂初到鲁镇(34-53) 祥林嫂被迫改嫁(54-65) 祥林嫂再到鲁镇(66-111) 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112) 整体感知 小说采用什么记叙顺序 ?有什么好处? 倒叙 (1)设置悬念: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形成了一股浓厚的悲剧气氛,可是,这样的一个悲惨结局非但没有人同情,竟然引起鲁四老爷的震怒,甚至被骂为“谬种”,这就造成了一系列的悬念:祥林嫂是什么样的人?她为什么会落到这样的境遇?她为什么会得罪鲁四老爷? (2)形成对比:把祝福的景象和祥林嫂的死连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突出反封建的主题。 探寻出祥林嫂二十六七之前;二十六七;二十七八;二十八九、三十、三十一;三十二三岁;三十七八岁这几个重要的时间点以及祥林嫂所经历的事件。? 二十六岁之前:与祥林结婚。 二十六七岁:春季死了丈夫,冬初逃出来经卫老婆子介绍,到鲁镇做工。 二十七八岁,被婆婆抓回去,改嫁。 二十八九:得到消息,改嫁,年底生小孩,孩子叫阿毛。这个时候的人生相对平稳。 三十、三十一岁:家里出现重大变故,先是丈夫患了风寒而死,然后是自己的孩子被狼给叼走了。估计两个家庭悲剧的发生不到半年的时间。然后重新回到鲁镇做短工。(礼教思想) 三十二三岁:在鲁镇做工。经常说起孩子被狼叼走的情景。捐门槛。祭祖事件。(迷信思想) 三十七八岁:最后来到鲁镇,死于鲁镇的大街上。 找出文中关于祥林嫂的三处肖像描写,比较它们的异同,思考其用意。 找眼睛 论特点 初到鲁镇—— 再到鲁镇—— 讲阿毛故事—— 捐 门 槛—— 不让祝福—— 行 乞—— 问有无灵魂—— 祥林嫂的人物形象: 旧中国农村妇女的典型形象 勤劳、善良、朴实 、温顺 、要求极低 、易于满足 在旧社会不但不能争得一个做人的起码权利,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而终甚至于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 研读小说的环境描写 “鲁镇”是一个怎样的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