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ppt
3.名词用“而”同动词或动宾词组连接时 1. 在“所”字之后,便活用为动词。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2. 在能愿动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3. 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便活用为动词。 稍出近之 4. 带了介词结构,这个形容词便活用为动词。 令尹子兰……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意动用法的概念: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表示主观上认为 觉得 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2、名词的意动用法 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2、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3、成以其小,劣之。 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一、普通名词作状语 1.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 2.表示动作行为凭借的工具 3.表示动作行为方式 4.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二、时间名词作状语 三、方位名词作状语 综合练习 词类活用特殊的是 A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褒禅山》) B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师说》) C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促织》) D 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 应考策略 积累一定的量的文言词汇,特别是新大纲规定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掌握、理解和推断常见的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 1.联想推断。 试卷上常出现一些难以理解的文言实词,我们可以联想课文中有关语句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 2.语言结构推断。 有些文言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常采用互文的修辞修辞形式,可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知词义。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属对仗,“忠”与“贤”相对,“用”与“以”相对,应为同义,所以,“以”的意义就是“重用、任用”的意思。 3.辨析词性推断。 根据词语在句子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如“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为对仗句,“据”与“雍”相对,“固”与“地”相对,“地”是地方之意,名词,那么“固”也是名词,据此推断,“固”为险固的地方之意。 4.语法推断。 根据词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如“怀信侘傺”,“怀”为动词,处在谓语位置,“信”处在宾语的位置,应为名词,“忠诚”的意思。 5.语境推断。 有些句子中的实词义可借助句子本身和上下文两种语境推断。如“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根据前文可推知其“言”为叙述之意。“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联系全篇及背景看,这句中的“言”可理解为“记载”。 C A的名是名词,这里带宾语之,活用为动词了。B的师原本是名词,这里带了宾语,活用为动词从师。C的日意思是每日,名词做了状语。D的食之的食本来是名词食物,这里带了宾语,当作喂养,活用成了动词。只有C的活用特殊,答案便上C。 1、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必先苦其心志(《孟子两章》) 3、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4、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记》) 5、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 6、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7、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名词活用 二、时间名词“日”“月”“岁”作状语 1.表示每一。 例:①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2、表示渐进。 例:①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②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 * * * * 古今言殊 ——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一】语音 1、声调的变化。 2、韵母的变化。 【二】词汇 1、词形的变化。 单音节向多音节(主要为双音节)转变 2、词义的变化: ①词义的扩大 ②词义的缩小 ③词义的转移 ④词义的色彩 【三】语法 【三】语法篇 1、语序的变化(文言特殊句式) 2、句式的变化(判断句、把字句) 3、词类的变化(词类活用) 【三】语法篇 3、词类的变化(词类活用) 名 词:作状语、动词、使动、意动 形容词:作名词、动词、使动、意动 动 词:作名词、使动、意动、为动 数 词:活用作动词(六王毕,四海一) 如何判别词类活用? 1、划分句子成份,找出主语、谓语、宾语、状语、定语。 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 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 定语是由形容词、代词充当 状语大多是由副词、形容词充当 2、分辨各个成分上的词类是否和正常的语法规则一致,不一致的就可能是活用。 如:左右欲刃相如 名词占住了谓语的位置,可断定它活用为动词 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意动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使动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形作动 大行不顾细谨 形作名 形 容 词 死国可乎 为动 项伯杀人,臣活之 使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风雨哈佛路.ppt
- 《蝉》《贝壳》“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ppt
- 七年级语文上册 短文两篇《蝉》《贝壳》比较阅读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
- 18短文两篇《蝉》《贝壳》.ppt
- 《论语》十二章2.ppt
- 七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PPT课件.ppt
- 论语《十二章》讲课.ppt
- 马赛克瓷砖产品展示.ppt
- 初一语文下多媒体课件第12课《短文两篇》《蝉·贝壳》.ppt
- 七上《短文两篇_蝉_贝壳》ppt课件好.ppt
- 浙江衢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衢州市直公立医院高层次紧缺人才招聘11人笔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浙江温州泰顺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江苏靖江市数据局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广东茂名市公安局电白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40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江苏盐城市大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招聘劳务派遣工作人员4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浙江舟山岱山县东沙镇人民政府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最高人民检察院直属事业单位2025年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docx
- 浙江金华市委宣传部、中共金华市委网信办所属事业单位选调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广东深圳市党建组织员招聘4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江苏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招聘非在编工作人员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