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山界.(教学案)doc
《老山界》教学案
学案
一、注音
惊惶( ) 呜咽( ) 咀嚼( )矗立( ) 蜷( ) 酣( )然入梦 点缀( ) 落( )下
二、思考
1、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2、找出文中表明时间、地点的词语,根据记叙文起因、经过、结果来梳理文章结构。
3、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写翻山之难?面对这些困难,红军是怎样对待的?这表现了红军怎样的精神?
三、课后收集长征图片和文字,同学之间交流,探讨长征精神。
教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热爱长征的革命传统。
2、理解一些词语的含义,赏析精彩的语段。
1、重点:学习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记叙事件、安排层次的方法。
2、难点:理解生动描写对表达中心的意思的作用。
同学们,毛主席的诗《七律 长征》中,讲到了雄伟险峻的五岭,这里面有一座山岭叫越城岭,是五岭中最险的一座山,也被称为老山界,红军战士是怎样翻越这样一座被称为长征途中最“难”翻越的一座山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亲历了这段历史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撰写的回忆录《老山界》。
二、关于老山界和背景了解
老山界是当年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其主峰海拔2141.5米,为华南第一高峰,素有“五岭极顶,华南之颠”之称誉。 1934年12月,中央红军在湘江与国民党军队经过惨烈的激战,损失惨重,退入了山高路险的猫儿山,开始了翻越老山界的艰难历程。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朱德、叶剑英等一代革命伟人率中央红军三军团、中央军委纵队、后卫五军团、八军团日夜兼程翻越老山界。
三、仔细阅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1、对照注释,读准生字词的读音,掌握字词的意思。
2、划出表明时间和地点的有关词语。 3、按时空的转换,简要叙述所发生的事情。 4、梳理全文结构,归纳文章大意。 A、词语积累
B、梳理时间、地点
表明时间变化的词语:下午才动身——天色晚了——天黑了——半夜里——黎明的时候——下午两点多钟。
表明地点变化的词语:沿着山沟向上走——山脚——峭壁上(雷公岩)——山顶——山下。
C、依据时间、地点理清事件
时间 地点 事情 第一天 下午 天黑 夜里 半夜 第二天 黎明以后 下午两点 下午两点以后 时间 地点 事情 第一天 下午 瑶民家 与瑶民攀谈 天黑 山脚下 准备爬山 夜里 半山腰 夜行军 半夜 山路上 半夜露宿 第二天 黎明以后 雷公岩 翻越雷公岩 下午两点 山顶 登上山顶 两点以后 山下 征服老山界
D、依据记叙文起因、经过、结果梳理结构
起因 (第1段):交代要翻越老山界。 经过(第2-33段):记叙翻越老山界的具体经过。
结局 (第34段):点明翻越老山界的重要意义。
四、分组讨论
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翻山之难的? 面对这些艰难,红军战士是怎样的态度?
这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精神? 小结:
翻山之难 红军的态度
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走路难 打趣逗笑、奋勇登山 睡觉难 观赏夜景、酣然入梦 吃饭难 鼓足勇气、继续前进 处境难 毫不畏惧、嘲笑敌机 第二课时
一、重点研读
A、研读“星夜爬山”有关语段,思考:
1、文中说“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这“奇观”表现在哪里?
人、夜色、高山交织在一起,组成了瑰丽、壮观的景象。
2、这段描写的观察点和视角有什么独到之处? 作者观察的立足点是从山脚到山道,视觉先从山脚往上望,再从“之”字拐的路上向上看,采取仰视;而后向下看,采用俯视,这样,从不同的视角方位描绘出山路的曲折迂回,山势的陡峭险峻,使读者如身临其竟般感受到老山界的“高”和“险”。
3、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他们顽强不屈的斗志和乐观的精神风貌。
B、研读“半夜露宿”语段,思考:
(1)“见”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以什么为序?所 “闻”的又是什么?各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2)所“见”所“闻”景象给人什么感受?
(3)周围是寂静的,作者描写的却是各种“声响”,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4)这些声音有何特点?采用什么修辞方法写出。
(5)这段景物描写对表现中心意思有何作用?
二、探究
探析句义
文中还有不少语句具有深刻的含义,这都需要我们进行仔细的揣摩。现在我们试举3例,来作一番探究。
1、“她的房子和篱笆都是枯竹编成的,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告知我们的部队不准拆篱笆当火把。”如果把“生怕”改成“怕”,把“不准”改成“不要”,行吗?为什么?
“生怕”是很怕的意思,“不准”是命令语气,“不要”是祈求语气,文中原词强调了我们的部队纪律严明,充分表现了红军对瑶民利益的关切保护。
2、“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飞机会“叹息”吗?这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欧阳修醉翁亭记课件.ppt
- 2010-2011学年湖北省天门市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doc
-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ppt.ppt
- 7.最后一课-t.ppt
- 2102-2013学年度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期末试卷(四).doc
- 我以我血荐轩辕.ppt
- 古今言殊.第三课时(词类活用)ppt.ppt
- 最后一课1z.ppt
- 南宋前期词.ppt
- 清平乐会昌.ppt
- 浙江衢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衢州市直公立医院高层次紧缺人才招聘11人笔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浙江温州泰顺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江苏靖江市数据局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广东茂名市公安局电白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40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江苏盐城市大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招聘劳务派遣工作人员4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浙江舟山岱山县东沙镇人民政府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最高人民检察院直属事业单位2025年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docx
- 浙江金华市委宣传部、中共金华市委网信办所属事业单位选调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广东深圳市党建组织员招聘4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江苏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招聘非在编工作人员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