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三步法”之多维思维训练.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文三步法”之多维思维训练

“作文三步法”之多维思维训练 第一部分 后分想 训练说明:多维思维训练中的概念和理论,对于这一批在写作上存在困难的学生来说显得比较生僻,理解有一定的困难。根据这一情况,我们在教学中尽量用浅显、通俗的语言来表述概念,用实例和具体场景来应证理论。把后分想、联想等理论知识融入日常教学中,在课文中分析这些理论在作品中的运用。 第一课时 训练任务:分析并理解后分想理论。 一、 简要介绍后分想理论。 从背景当中把几样有用的东西分离出来,分别对其进行抽象,然后用中间特征或矛盾、关系把它们联结起来,这一过程叫后分想。也就是说后分想这一思维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即分离——抽象——概括。 二、 在现实生活中应证后分想理论。 假设你去参加一个婚礼,感受到了浓浓的喜庆气氛,回家后写了一篇日记。试着分析自己的思路: 到达婚礼现场,看见美丽的新娘、满脸堆笑的新郎、宾客熙熙攘攘、人声鼎沸,于是在脑海里留下热闹的印象,在日记里写下喜庆的婚礼场面。 简单地说分离就是在你感受到的众多信息中筛选出有用的素材,抽象就是素材在脑海中的印象,概括即是把分离出来的素材通过一定的关系联系到一起。我们日常生活中都在不停的进行后分想,只是那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通过学习后分想理论才明白。 三、 实例演练 ; 1、 阅读教材94页《黄龙山》 这篇游记中从“黄龙山”景物中分离出“海子”“五彩池”,用来体现“黄龙”之美。 2、 以“菊花”为题写一段短文 分离出菊花淡雅的香味和他与众不同的花期,刻画菊花是“花之君子”的特性。 第二课时 一、 专项训练 1、 请找(分离)出三样东西来表现“无私的爱” 母鸡护崽、雨中母亲用身体为孩子挡雨,消防队员从烈火中救出被困群众…… 2、 以天空为背景,分离出几样东西体现云彩的变化多端。 云彩变换着各种形状;一会儿白云朵朵,一会儿乌云密布;早上彩霞漫天、傍晚“火烧云”。 3、 分离出几样表现衰老的东西。 老人,古树,老爷车,文物,皱纹。 4、 分离出几样东西表现“山里人的憨厚”。 “愚公移山”,淳朴的山寨风情,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湘西人。 二、 其实以上训练都是为了教我们如何选材,我们用以下题目来练习一下: 1、《快乐的星期天》 紧扣“快乐”二字,如:一场球赛、见到老朋友、帮助了别人等。 2、《慈祥的外婆》 围绕“慈祥”这一特征选取材料。如:连夜为我赶制冬衣,把我冻红的小手塞进自己怀里,对我殷切的期盼。 小结:分离是选材的基础。 第三课时 一、 明确抽象是事物在我们情感和思维上的印迹(反映)。 二、 用实例说明“抽象”这一概念 如:提到“鸟”,人们就会想到“能自由飞翔”。 提到“河流”,人们就会想到“从高向低,流向大海”。 提到“吵架”,人们就会想到“脾气暴躁,缺乏修养”。 人们感受事物后,在脑海里会留下印象,这就是抽象。 三、 阅读99至100页《等待》 学会抽象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四、 说说如果你在街上看到一个飞奔的人,你认为他在干什么? 赶着办急事?抢劫后逃跑的坏蛋?见义勇为追赶坏蛋?还是其它? 我们要联系他的表情,姿态,周围人的反映来判断。 所以,在写作时我们不能独立的对事物进行描写,我们必须对他周围的环境加以刻画,这样才不会偏离你的写作意图。 第四课时(见课件) 训练内容:写出常见的几种旗帜的内涵。 训练目的:培养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 训练过程:1、出示国旗、党旗、团旗及奥运会会旗的图片,要求学生写出这些旗帜包涵的意义。 提示:从颜色、图案的象征意义着手。 2、把自己对这些旗帜的理解讲给同学们听,在讨论中加深对他们的理解。 第五课时(课件) 训练内容:写作时要巧妙地组织材料,就要善于找出事或物之间的共同特点或关系。今天我们就来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训练一:1、人、小鸟、树三者间有何共同点? 都是生物。他们之间可以和谐共存,同时他们也可以是一种对立的关系(如人可以威胁小鸟和树的生存),当这些关系存在时,事物间便有了故事情节。 2、 让学生自己举一组例子,并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可能发生的故事。 训练二:想想写作中运用的哪些修辞手法运用了事物间的共同点? 1、 比喻:本体与喻体间一定有共同点。 如:妹妹的脸象朵玫瑰花。“妹妹的脸”和“玫瑰花”都很美。 2、 起兴:以此物引起与之类似的另一事物。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俅”,雎鸠寻求配偶与君子追求淑女的行为类似。 训练三:想想写作中运用的哪些修辞手法运用了事物间的矛盾关系? 1、 对比 2、 反衬 让学生从〈〈老山界〉〉和〈〈卖碳翁〉〉中找出实例加以印证。 第六课时 训练内容:完成书104页至113页的操作训练。 步骤:1、仔细阅读演示例文〈〈秋天的117医院〉〉和此文的后分想提纲。 2、仔细阅读演示例文〈〈寂寞〉〉和此文的后分想提纲。 3、阅读训练例文〈〈生命〉〉,并写出后分想提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m5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