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二《贺铸——横塘路》【www.edudown.net】.pptVIP

苏教版高二《贺铸——横塘路》【www.edudown.net】.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教版高二《贺铸——横塘路》【www.edudown.net】

* 贺铸 (1052-1125)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山阴人,居卫州。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孝惠皇后族孙,授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幾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代表作为《横塘路》、《鹧鸪天·半死桐》、《芳心苦》、《生查子·陌上郎》、《浣溪沙》、《捣练子·杵声齐》、《思越人》、《小梅花·行路难》、《捣练子·望书归》、《采桑子》等,其中以 三首为最著名。《鹧鸪天·半死桐》悼念词人相濡以沫的妻子,字字悲切,如泣如诉,“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这一句更是饱含深情,哀婉凄绝。《芳心苦》写“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的荷花,视角新奇却又不失于理,且托物言志,可谓手法高妙。 书法欣赏 学习目标 1理解词人抒发的惆怅忧愁的心情; 2鉴赏词中名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3鉴赏这首词的清丽的语言,熟读成诵。 范 读 解释词语 1凌波:形容丽人步履轻盈之态。语出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2锦瑟华年:美好的青春年华。 3衡皋:长满香草的水边高地。 4彩笔:代指文才。据《南史.江淹传》载,齐梁的名作家江淹得到一支五色笔,因此作文才思敏捷,多有佳句;可后来他梦见郭镤来向自己讨回了那支五色笔,作诗就再也没有佳句了。 【赏析】 1.上片中既有实写,也有虚写,请说明哪些句子是实写,哪些句子是虚写。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是实写。 “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是虚写。 2.“但”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留恋、遗憾之情。 3.设想美人的句子,表现了美人怎样的处境?最能表现这种处境的句子是哪句? 寂寞、美好年华虚度(迟暮)。“只有春知处”除了每年一度的春天能够探看一次,再也没有人知道了,写出女子所居处的幽深、寂寞。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凌波”,本于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此处用指女子的轻盈步履。“横塘”,贺铸的住处。龚明之《中吴纪闻》说:“铸有小筑在姑苏盘门外十余里,地名横塘,方回往来于其间。”贺铸眼望着一位女子从那面的路上姗姗远去,而没有过来,感到十分怅惘。 女子是美女,词人为之神魂颠倒,便借了洛神故事,要随佳人而去,却又不知所往,惆怅不已。同时,这里含蓄地流露其沉沦下僚、怀才不遇的感慨。 “锦瑟华年谁与度?”有何言外之意? 点出盛年不偶,必致“美人迟暮”,暗暗关合到自己的遭际。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这三句,共有几层意思? 其一,其人深居独处,虚度华年,非常值得同情和怜惜; 其二,深闺邃远,除了一年一度的春光之外,无人能到,自己当然也无从寄与相思,相惜之情。这也完全与词人自己沉沦下僚,一辈子不被人知重的情况相吻合。 下片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下片开始谓暮云冉冉,舒卷移动,正笼罩着长满香草的水边高地,这时,词人“彩笔新题断肠句。”此句暗用《南史。江淹传》的典故:江淹因得五色笔而才华横溢,妙句纷呈,后梦中见厚笔主人郭璞来讨还,“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词人之才不让江淹,以生花妙笔题断肠之句,更令人凄楚,这愁苦之情到此已抒写得极为委婉深切, 词的下阕作者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结句,甚是为人称道,试简要分析词人用了什么修辞艺术手法?表现了怎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词人用了三个比喻,即博喻。 (2)抒发了词人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 (3)生动的将抽象的、难以捉摸的愁情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烟草、风絮、梅 雨),写出了愁之多,愁之广。 这三种景致并非孤立,而是复合在同一画面上,天地迷茫,色调灰暗,恰好与身处其间的失意人心境相符,词人借景抒情,亦情亦景。 连用三个比喻,即博喻,可以更强烈的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本质特征。 艺术手法 A.用具体生动的景物表现了抽象的、无迹可寻和难以捉摸的细致情感,使这种情感转化为可见的、可闻的,因而是可信的事物,使读者可以从闲愁的形象中受到感染。 B.比喻新颖,不落俗套,作者也因此获得了“贺梅子”的雅号。兴中有比,不仅比闲愁之无尽,亦以兴身世之可悲。 C.连用三个比喻(博喻)来表现“闲愁”之多、乱、缠绵不断,十分生动,这是一个创举。 D.虚景实写。 5.赏析“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同絮,梅子黄时雨。” 赏析 4.词中化用了哪些前人的诗句和典故? A.凌波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