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补益剂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方剂学补益剂课件.ppt

概 述 1 定义     组成——补益药为主    功用——补益气血阴阳    主治——虚证 2 分类  3 补益形式 (1)辨别证候的虚实真假 (2)注重调理脾胃 (3)虚中夹实宜兼顾 (4)煎服方法 (5)不可滥补 第一节 补气 四君子汤 主治:脾胃气虚证: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动则喘,食少便溏 组成 人 参 白 术 茯 苓 炙甘草 使用要点 治疗脾胃气虚证的代表方与基本方 1、长于益气健脾,渗湿止泻,兼可保肺。 2、药性平和,补而不滞,培土生金,脾肺并治。 3、参、苓、术共为君药,桔梗的多重意义。 “补中益气汤”提要 1、重用黄芪为君,配伍升、柴构成补气升阳组方模式 2、治疗气虚清阳不升的常用方 3、体现“甘温除热”之法 临床表现主要有三方面特征: 1.脾胃气虚之象 2.病在五官头面 3.多呈间歇性发作   患者,男,38岁。左前额痛已4年,继牵及左颈、头顶、项背。痛势绵绵,遇烦劳则甚,夜不能寐,头晕,体倦乏力,纳差,心悸气短,某医院诊为神经官能症,屡治无效。诊见:面色萎黄,语音低微,表情淡漠,四肢不温。舌质淡,舌体胖嫩,苔白滑,脉沉细。 处方: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20g、党参20g、白术15g、当归9g、陈皮6g、柴胡6g、升麻6g、炙甘草6g、蔓荆子9g、川芎9g)。 二诊:服药4剂,头痛已减,精神好转,纳增,已能入睡。宗原方,再服4剂,头痛大减,已不头晕,心悸、气短亦除。嘱按原方,再服4剂而愈。 (1)肌弛缓性疾病:如子宫脱垂、胃肝脾肾等内脏下垂、胃粘膜脱垂、脱肛、疝气、膀胱肌麻痹而致之癃闭、重症肌无力、肠蠕动弛缓引起的虚性便秘等。 (2)气血津精下泄:久泻久痢,崩漏带下,便血尿血,遗尿遗精等,伴气短乏力,纳差便溏,舌淡,脉虚软等。 ①病程较长,一般在数月致1~2年之间。 ②持续低热,或壮热不退,饮食失节或过度疲劳时加重。 ③兼有脾气亏虚或气血两虚的症状。 ④用甘寒养阴,苦寒清热之剂,或使用多种抗生素无效。   患者,女,28岁,以间断性低热1年为主诉于1997年8月5日初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经治疗热退(具体用药不详)。此后低热经常发作,体温波动在37.2~37.7℃之间,午后为甚,劳累后亦加重,恶风汗出,渴喜温饮,全身乏力,时感头痛,纳眠尚可,二便调,舌质红,舌苔薄白,脉细无力。   证属气虚发热,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20g,党参10g,炒白术9g,当归6g,陈皮6g,升麻6g,柴胡6g,炙甘草6g,白芍15g,白薇10g。   二诊:6剂药后,低热渐退,体温波动于36.8~37.1℃之间,身渐有力,头痛依然,舌脉同前,上方加生龙牡各30g,继服6剂。前后共服药20余付,疾病告愈。   (白薇、白芍、知母、生龙牡、银花、连翘) 补脾气三方学习要求 1、全面掌握四君子汤的组成、功用、主治、制方原理、衍化方剂。 2、掌握参苓白术散的君药与桔梗的配伍意义。 3、掌握补中益气汤以黄芪为君的意义。 玉屏风散 (《究原方》,录自《医方类聚》卷150) 临床应用 1、体虚易感风邪 2、表虚自汗 生脉散 (《医学启源》) 配伍意义   人 参——益气生津   (君)   麦 冬——养阴生津   (臣)   五味子——固敛气阴   (佐) 主治 兼有耗泄之征者尤宜 临床应用沿革  《赤水玄珠》:“肺气大虚,气促上喘,汗出而息不续,命在须臾” 此说影响极大,甚至源流不清,始末倒置。 临床应用 1、气阴两虚证 第二节 补血 四物汤 (《仙授理伤续断方》) 熟地 白芍 当归 川芎   张璐:“四君子乃胃家气分之专药,胃气虚而用之,功效立见。即血虚用四物,亦必兼此。故八珍之主治,不独气血两虚也,即血虚者,亦须兼用。但补气则偏于四君,补血则偏于四物。若纯用血药,不得阳生之气,阴无由以化也。 本方为补血之剂,为何以补血活血立法? 2.《局方》用于妇人胎前产后诸疾; 四物汤要点 当归补血汤 (《内外伤辨惑论》) 问题 1.补血之剂,为何配伍补气药? 2.补血之剂,为何重用补气药? 3.本方是否可治疗气血两虚之证? 本方要点 重用黄芪之意在于益气固表以挽回浮阳 归脾汤 (《正体类要》) 组成 心脾气血两虚证 气血双补 八珍汤 四君子汤与四物汤合方(加姜、枣) 炙甘草汤 (《伤寒论》) 配伍意义 临床应用 使用指征:心悸,脉结代属气血(阴阳)不足证者。 后世应用发展 泰山磐石散 (《古今医统大全》) 思考 本方由何方加减而成? 加减之理如何? 第四节 补阴 六味地黄丸 (《小儿药证直诀》) 熟地黄 山茱萸 山 药 泽 泻 丹 皮 茯 苓 配伍特点 功用 左归丸 (《景岳全书》) 本方要点 组成 六味地黄丸去“三泻”,加杞、龟、鹿、菟、膝而成。 大补阴丸 (《丹溪心法》) 1、本方立法组方体现了作者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ewfdg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