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9课 说“木叶”【基础梳理】
1.字音
(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寒砧(zhēn) ②言筌(quán) ③漂泊(piāo bó)
④窸窣(xī sū) ⑤翩翩(piān) ⑥蛊惑人心(ɡǔ)
⑦心有余悸(jì) ⑧接踵而至(zhǒnɡ) ⑨东皋(ɡāo)
⑩桅杆(wéi) 柳恽(yùn) 灼灼(zhuó)
(2)给多音字注音
①泊 ②熟
③似 ④创
2.辨形组词
(1) (2)
(3) (4)
3.词语释义
(1)疏朗:稀疏透明、通透明亮。
(2)绵密:(言行、思虑)细密周到。
(3)缠绵:①纠缠不已,不能解脱(多指病或感情);②婉转动人。
(4)相去无几:指二者距离不远或差别不大。相去,互相之间存在距离;无几,没有多少。
(5)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始相差得很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强调不能有一点差错。差,相差。毫、厘,都是很小的计量单位,形容微小。谬,错误。
(6)不落于言筌: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筌,捕鱼的竹器。这句话出自《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4.近义词辨析
(1)传诵·传颂
传诵:辗转传布诵读;辗转传布称道。
传颂:辗转传布颂扬。具有褒扬、称赞的意味。
例句:①唐代大诗人李白和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等,在品尝淮安的美味佳肴后,无不留下传诵千古的名篇佳句。
②英雄周波走了,为了将英雄的精神传承下去,如今,在通州大地上,人们怀念着英雄,传颂着英雄的精神,也学习着英雄的事迹。
(2)启发·启示
启发:阐明事例,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
启示: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
例句:日前,“国家遗产展”策展人黄专在专访中表示,当代艺术不是单纯提供审美愉悦感,也不是直接披露艺术家对事物的判断,仅仅是提供了艺术家从生活中发掘的各种“材料”;当代艺术并没有脱离大众,而是启发大众从“材料”中学会自我思考,发现问题并获得启示。
(3)飘零·飘落
二者都有“飘着降下来”的意思,和“飘落”相比,“飘零”的书面色彩更浓一些,同时它还有比喻义,比喻失去依靠,生活不安定。
例句:①第49届世乒赛由广州体育馆承办,该体育馆造型新颖,从远处看,犹如飘落在白云山麓的三朵白云。
②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以及附着其上的社会保障、土地制度等种种因素的制约,绝大多数务工农民在职业分化上深陷僵局,像“浮萍”一样飘零游弋于工农边缘。
一、整体感知
1.仔细阅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答案
2.阅读课文,请你谈谈本文在行文思路上有何特色。
答案 首先,追本溯源,由例引疑,由例引析。开篇就引用屈原《九歌》中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让读者对“木叶”有感性认识,交代“木叶”来源。按照思维习惯,读者自然会产生“木叶”是什么的疑问,作者在第二段里就顺着读者的疑问,引用诗句,让读者看到“木叶”就是“树叶”,但古诗中“树叶”并不多见,而单用“树”或“叶”。至此,读者可能的解释是单用“树”或“叶”更为洗练。作者紧逼质疑,为什么“木叶”就不再追求简练,而且一旦用“木叶”就产生佳句,到杜甫的“落木”发展到极致,至此,读者明确了“木叶”原来是诗人大胆的艺术创造,已不单纯是普通意义上的“树叶”。
其次,切中关键,引发联想,深入分析。读者已经明白了“木叶”是艺术创造,但是“木叶”与“树叶”的真正艺术距离还不清楚。前文只是感性认识。作者接着明确提出“木叶”与“树叶”的差异在一“木”字,要在“木”字上下工夫。由“木”字适合的场合,引出“木”的艺术特点,再由第一个艺术特征引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这也是文章讨论的重点所在,作者不惜引用大量诗句,对诗歌运用“木叶”产生的艺术境界加以描述,调动读者的想象和联想能力,让读者在比较分析中领悟到“木叶”的艺术特征:秋天落叶,树干微黄而干燥的颜色,单纯、空阔、清爽。
二、深层探究
1.作者是如何分析中国古代诗歌中用“木”的意味的?
答案 这篇文章是从小处着眼的。作者抓住中国古代诗歌中使用“木叶”这一特殊意象,全面地分析了中国古代诗歌语言富有的暗示性。
作者采用横向比较的方法,分析了“木”和“树”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异同:“‘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由于“木”和“树”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相同的地方,因此,古代诗歌中由此而生出的“木叶”“树叶”“落木”的意味就不相同了。这不相同首先表现在由于场合不同,表达的情感就不相同,表达的意境就不同。其次是表现的形象不同:“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2016学年高中英语 unit4 section1 Warming up & Reading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15-2016学年高中英语 unit4 section4 unitRevision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15-2016学年高中英语 unit4 section3 Using Language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15-2016学年高中英语 Unit4 Wildlife protection Period2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15-2016学年高中英语 Unit4 第1学时 Reading and Comprehension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5.doc
- 2015-2016学年高中英语 Unit4 第5学时 Writing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5.doc
- 2015-2016学年高中英语 Unit4 Wildlife protection Period4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15-2016学年高中英语 Unit4 第3学时 Using Language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5.doc
- 2015-2016学年高中英语 Unit4 第2学时 Learning about Language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5.doc
- 2015-2016学年高中英语 Unit5 First aid Period Three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5.doc
-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8课 咬文嚼字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5.doc
-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9课 赤壁赋第2课时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古代抒情散文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5.doc
-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单元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9课 赤壁赋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单元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5.doc
-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异域人生单元过关检测卷 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doc
-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3课 民为贵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2课 王何必曰利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最近下载
- 15《小岛》(说课课件)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pptx VIP
- 含电容电路含电容电路.doc VIP
- TED中英双语演讲稿Why we love, why we cheat.pdf VIP
- 债券借贷视角看利率.pptx VIP
-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第6版)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GB/T 19024-2025质量管理体系 面向质量结果的组织管理 实现财务和经济效益的指南.pdf
- 党课讲稿:从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让互联网点亮我们的生活.doc VIP
- ARC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安装使用说明书(安瑞科液晶显示).pdf VIP
- 班主任如何培养班干部(课件PPT).pptx VIP
- 深圳市历年中考真题及答案2025.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