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信息筛选整合.doc
高三“信息筛选整合”导学案及相关说明
说明:
筛选整合信息是现代文阅读中的重要考点。从阅读角度看,能够筛选出文中的重要信息,就基本把握了文章的大意;从答题角度看,筛选整合信息题在高考阅读中所占比例极大;从语文的工具性来看,筛选整合信息对于其它学科的学习与答题也至关重要。所以掌握了筛选整合信息的方法,就好比拿到了解读文本的钥匙,因此便安排了此考点的公开课,意在探究这一考点的有效教法。
一、课堂采取了如下课堂结构模式:
课前预习并批阅——摸清学情
明确考点——有的放矢
课上研讨——方法探究
迁移训练——巩固提高
二、各环节做法。
1、课前预习选用的文本是《美玉不琢》,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是几乎全从筛选整合信息角度出的题。从批阅中发现的问题有:
(1)、缺乏文本意识,自编自造答案。
(2)、没有审题意识,因而答非所问。
(3)、只是摘抄原文,不能加以整合。
2、确定学习目标:
(1)明确考点要求
(2)掌握方法:重在树立“答案都在文中”的文本意识,准确审题意识,规范答题意识。
3、方法探究:
依据学情分析,目标要求,课堂上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选取了三道例题让学生通过做题,进行方法探究。然后归纳总结如下:
第一类:审清题目要求,根据题目的指向,直接提取文中的信息即可回答问题。
第二类:1、、审清题目要求
2、还原题目
3、确定答题区间
4、确定信息点:关键词、关键句
5、根据题目要求加以组合
第三类1、分层
2、筛选关键词、关键句
3、确定相同点、不同点
4、根据题目要求组合答案
4、学以致用,规范答题
(1)根据前面所总结的方法订正预习作业的答案,明确答题方法。
(2)做迁移练习,巩固提高。
高三语文导学案
筛选整合信息
授课人 徐志鹃
友情提示:良好的阅读习惯+正确的阅读方法+认真、细心+规范=成功
学习目标:明确筛选信息的考点要求,掌握方法,规范答题。
教学时数:一课时
考点解析
筛选,就是联系阅读材料,依据试题的要求,进行比较、过滤、选择,从中选出所需要的词、短语和句子,选出所需要的信息。要依据试题的要求确定哪些材料要留取,哪些材料要舍弃;哪些材料最重要,哪些材料不重要等等。美玉不琢“巍巍乎若泰山!”当他挥舞手指弹出浩荡迸涌的水声时,钟子期又像是站在滚滚的江河之滨,禁不住心旷神怡地叫喊起来:“汤汤乎若江河!”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能感应得如此的丝毫不差,竟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这怎么能不让伯牙万分地兴奋和感激?因此当钟子期死去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心思触摸琴弦了。知音难觅,怪不得唐代的诗人孟浩然,要反复地感叹“恨无知音赏”和“知音世所稀”了。
问题: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地兴奋和感激”?(4分)
方法
3、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苏东坡是一位画竹的艺术大师。他画竹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至顶”。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四大家之一倪云林的画,大都是修竹数竿,意境萧疏,具有独特风格。明代竹画家蜂起。王绂画竹名驰天下,邵二泉题他的《墨竹》诗说:“萧萧数竹不胜看,到此方知画竹难,谁信中书曾放笔,片时行尽楚江干”,道出了他画竹的高超技艺。徐渭创画雪竹的方法,所画极为精绝。有人评论说:“徐文长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勾染而出,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简要概括这一自然段的内容(不超过20字)。美玉不琢倪国栋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了中国人的宝贝——和田玉。她那温润而美丽的光泽、她那美妙的形态和皮色、她那外秀内谦的神采,深深地吸引了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一见她,就爱上了她,就想永远让她形影不离地伴我走完一生。正如中国玉石界名家杨伯达先生所说:“和田玉是美的使者,灵的化身。”只要多了解中国的史前文化和文明史,就立即能感受到这都是大实话、大真话,因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具有广泛影响的和田玉文化。 在数千年的文明史中,上自帝王,下至平民,无不与玉文化有关。帝王爱玉,制作了大量和田玉玉器,成为国宝。古人君子爱玉,到了“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境地。玉深入人心,成为神圣的用语、信物。如《拾玉镯》中显示的恋爱与婚姻,《碧玉簪》中代表忠诚的爱情,《本草纲目》中所说的玉能“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在《红楼梦》中玉能“通灵”等等。玉不但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更影响着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教等社会各个领域,达到很高的地位。玉虽然承载着数千年中国古老的文化,给人在精神上有一种寄托,并能给人以启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