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课时演练: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人教版必修3).docVIP

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课时演练: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人教版必修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课时演练: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人教版必修3).doc

第二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课时演练·促提升 一、选择题 1.仔细品读《论语》,我们懂得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习之道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走进《史记》,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自黄帝到汉武帝3 000多年的成长画卷,更感受到司马迁身残志坚的顽强与不屈。这表明(  )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文化学习不断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中国文学具有丰富而绚丽的内涵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见证 A.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解析:仔细品读《论语》和走进《史记》的收获,表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符合题意。仔细品读《论语》可以体味到中国文学具有丰富而绚丽的内涵,符合题意。走进《史记》可以体味到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见证,符合题意。优秀文化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说法错误。 答案:B 2.诗歌是汉族文学中最早成形的文学体裁,简短、生动的形式表现出中华民族语言的力量。广义的中国古代诗歌,包括中国古代的各种韵文如赋、词、曲等,狭义的中国古代诗歌则仅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代诗歌多是文人墨客通过诗歌写作吟唱来表现心中的思绪。这表明中国文学(  ) 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 具有丰富而绚丽的内涵 具有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 A.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诗歌是汉族文学中最早成形的文学体裁”,表明中国文学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符合题意。“简短、生动的形式表现出中华民族语言的力量”,体现了中国文学具有鲜明而独特的风格,符合题意。“通过诗歌写作吟唱来表现心中的思绪”,体现了中国文学能够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不出。 答案:C 3.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下列能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特征的是(  ) 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中华文化的传承性 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中华文化的地域性 A.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主要体现在: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即具有独特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即具有地域性;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即具有民族性。符合题意,应入选;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答案:D 4.《黄帝内经》成编于战国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它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收了秦汉以前有关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的知识,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作了比较全面的阐述。这表明(  ) 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实现文化创新需要独树一帜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   B.  C. D.②③④ 解析:“《黄帝内经》成编于战国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黄帝内经》对秦汉以前各种理论的吸收,说明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黄帝内经》阐述的内容,体现了中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故符合题意,答案选C项。 答案:C 5.中国传统民居风格各异,有的民居建筑就地取材,如黄土高原上的陕北民居、山西民居,多为窑洞;有的民居建筑实用美观,如福建客家土楼呈圆形围合,土筑而成,形似堡垒;有的民居建筑亲近自然,如湖南民居、西藏民居等大多依山面水而建。这些民居建筑风格的差异体现了(  ) A.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C.中华文化的地域性 D.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解析:中国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存在差异,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地域性特点,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 答案:C 6.陕西、山东的剪纸,风格豪放粗犷、浑厚淳朴;广东、福建的剪纸,风格纤细秀丽、玲珑剔透;江苏、浙江的剪纸,风格疏密流畅、精巧明快。这体现出(  ) A.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B.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D.不同地域文化渐趋融合 解析:材料说的是不同地区的剪纸风格各不相同,体现了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7.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同样是过元宵节,福州民间有送灯习俗,对出嫁之女,娘家例必送灯;莆田涵江镇前有坐刀轿、铁球甩打脊背的习俗;闽南漳浦有“穿灯脚”向祖宗及乡亲介绍新媳妇的习俗等。这表明(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区域文化各具特色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A.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福建各地过元宵节习俗的不同,这表明中华文化区域特色明显、博大精深,符合题意。与题意不符。 答案:B 8.我国汉族歌舞主要有流传于黄河以北各省的“秧歌”、西南各省的“花灯”、南方各省的“采茶”、东北的“二人转”、内蒙古和山西的“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ly85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