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专题练习:专题3《渔父》(苏教版必修5).doc
专题三 直面人生渔 父
一、基础知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憔悴(qiáo) 渔父(fù) 凝滞(zhì)淈其泥(gǔ) 歠其醨(lí) 鼓枻(yì)濯吾足(zhuó) 枯槁(gǎo) 愠色(wùn)莞尔(wǎn) 缧绁(xiè) 汶汶(wén)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新沐者必弹冠 沐:洗头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见:通“现”新浴者必振衣 振:抖掉自令放为 为:句末语气词表疑问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渔父见而问之曰 ②学而不思则罔自令放为 ④火烧令坚与②相同与④相同与②相同与④不同与②不同与④相同与②不同与④不同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枯槁:枯瘦新沐者必弹冠 新沐:刚洗完澡而能与世推移 推移:推进移动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流:流动对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 )颜色憔悴颜色:古指脸色。今多指色彩。形容枯槁形容:古指形体容貌。今指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圣人不凝滞于物凝滞:古指拘泥执着。今指知道变通。何故深思高举高举:古指行为高出于世俗。今指高高地举起。下列对加点的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渔父莞尔而笑 (连词表修饰)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连词表因果) 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连词表承接) 因人而异(连词表因果因而)翻译下列句子。(1)渔父见而问之曰译文: (2)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译文: (3)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译文: (4)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屈原杰出才能的一组是(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②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③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④于是怀石遂自沉汨罗以死 ⑤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⑥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二、课文精读阅读下面两段文章回答问题。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何不其糟而自令放为?”屈原曰:“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 ”
渔父莞尔而笑鼓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阅读课文体会: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的形象?显示了屈原怎样的人格? 文章采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人物的性格? 作者在塑造屈原形象时除了主要写他的语言还写了他的行为、外貌试从文中找出并说明其作用。 三、同步拓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行吟阁遐想黄秋耘前几天翻出一张旧照片是我自己拍的武昌东湖旁边的行吟阁。这张已经开始有点褪色的照片引起了我一段深沉的回忆。五年前的不知道为什么对于屈原我有一种“旷百世而相感”的特别感情。从少年时代起我就爱读《离骚》每当读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时候总是“唏嘘而不可禁”。不过我真正理解屈原的精神和《离骚》的真谛还是在直接受到闻一多先生的教诲以后。说起来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在北平清华大学读书闻一多先生主讲的“楚辞”是1935年至1936年间敌人的铁蹄已经越过了长城。那时候几千里锦绣山河几十座繁荣城市东湖两岸积雪茫茫素裹红装江山如画四顾无人万籁俱寂连几里外水鸟振翅的声音都听得到。我参观过屈原纪念馆之后又在矗立湖滨的屈原像前凭吊了一番。我仿佛看到这位项上挂着花环、腰间佩着长剑合而为一何者是屈原何者为闻先生我都分不清楚了。我无意以古人喻后人以后人比古人但一接触到与屈原有关的事物总是情不作者在行吟阁畔产生了哪些“遐想”?请简要概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必修二同步练习6.13《宇宙航行》(人教版).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必修二同步练习6.14《经典力学的局限性》(人教版).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必修二同步练习6.9《行星的运动》(人教版).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必修二同步练习5.7《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人教版).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必修二同步练习7.18《关于功的计算》(人教版).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必修二同步练习7.19《功率》(人教版).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必修二同步练习7.20《重力势能》(人教版).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必修二同步练习7.21《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人教版).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必修二同步练习7.22《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人教版).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必修二同步练习7.23《动能和动能定理》(人教版).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