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后演练:1.1《长恨歌》(人教版).docVIP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后演练:1.1《长恨歌》(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后演练:1.1《长恨歌》(人教版).doc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长恨歌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擂鼓/擂台城阙/上阕肖像/春宵苦短 B.唠叨/叨教 鼙鼓/颦眉 拓本/开疆拓土 C.酩酊/鼎立 箴言/缄默 丛莽/病入膏肓 D.碑碣/拜谒 包庇/譬喻 发泄/一泻千里 解析:B项,dao/tāo、pí/pín、tà/tuò。A项,léi/lèi、què、xiào/xiāo;C项,dǐng、zhēn/jiān、mǎng/huānɡ;D项,jié/yè、bì/pì、xiè。 答案:B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一场春雨过后,校园里的柳树冒出一片新绿,栩栩如生,让人不觉而生盎然之感。 B.大型实景舞剧《长恨歌》的演员们充分利用华清池的空间,以优美的舞姿把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爱情悲剧演绎得动人心弦,幻若梦境。 C.第16届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520名亚细亚鼓手打起具有广州特色的“猎德鼓”,发出“花城之邀”。在振聋发聩的鼓声中,神圣的“汇水”仪式开始。 D.读古人文章,困难就在于古人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起来相当吃力。 解析:A项,栩栩如生:形容非常逼真,像活的一样。C项,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来唤醒糊涂的人。D项,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以上三项均与语境不符。 答案:B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美国30岁的中情局前技术助理爱德华·斯诺登,向媒体揭发美国情报机构的“棱镜”计划,在全世界引发了轩然大波。 B.在已进入21世纪的今天,和平远未能成为全球人共饮的甘露与共享的福祉,因而我们必须尽力研究和平、守望和平和追求和平就成为当今时代的主要课题之一。 C.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我们总能从被访问者对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的回顾、对人生智慧和治学经验的总结、对历史与现实“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评价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为“30岁的美国中情局前技术助理爱德华·斯诺登”;B项,结构混乱,“我们必须尽力研究和平、守望和平和追求和平就成为当今时代的主要课题之一”可改为“我们必须尽力研究和平、守望和平和追求和平”或“研究和平、守望和平和追求和平就成为当今时代的主要课题之一”;D项,成分残缺,在“评价”后加一个“中”字,构成“从……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的结构。 答案:C 4.由于字数、音节、平仄所限,古典诗词中语序颠倒的现象较为普遍。下列诗句没有语序颠倒现象的一项是(  ) A.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B.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C.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D.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解析:A项,正确的顺序应为“可怜门户光彩生”;B项,正确的顺序应为“花钿、翠翘、金雀、玉搔头委地无人收”;D项,正确的顺序应为“行宫见月色伤心,雨夜闻铃声肠断”。 答案: C 二、阅读鉴赏 5.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5~6题。 读长恨辞 [宋]李觏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马 嵬 [清]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两首诗都是读《长恨歌》后所抒发的感慨,两诗所抒发的感慨是否一致?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两诗都具批评态度,但批评的对象不同。李诗主要讽刺唐玄宗爱美人不爱江山,只顾个人的享乐而不顾将士的生死。袁诗批评的对象是《长恨歌》,是因为此诗只歌颂唐玄宗、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而没看到百姓流离失所的悲剧。 6.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是否一致?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是一致的,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李诗将将士的死与杨贵妃的死作对比,将“倍沾襟”与“不动心”作对比。袁诗将唐玄宗、杨贵妃的生离死别与百姓的生离死别进行对照。 7. (2014·江苏高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7~9题。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唐]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唐]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 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找到诗句中表现或暗示情绪的关键词。第一句中“一日闲”可见诗人心情闲适,第二句中“空还”则体现出访友未见的失望、惆怅,就在失落之时突然看见满眼美景,转而欣赏赞叹起来,第三句中“怪”字便表现出诗人的惊讶、欣喜。 答案:乘兴而往——怅惘不遇——欣赏叹慕。 8.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 解析:“隐者”身份是从诗句中的关键词看出来的。“识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ly85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