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后演练:1.2《湘夫人 拟行路难(其四) 蜀相 书愤》(人教版).docVIP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后演练:1.2《湘夫人 拟行路难(其四) 蜀相 书愤》(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后演练:1.2《湘夫人 拟行路难(其四) 蜀相 书愤》(人教版).doc

湘夫人 拟行路难(其四) 蜀相 书愤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北渚(zhě) 眇眇(miǎo) 骋望(chěng) 停杯投箸(zhù) B.水裔(yì) 偕逝(xié) 修葺(qì) 玉盘珍馐(xiū) C.骤得(zhòu) 薜荔(pì) 千载(zǎi) 塞上长城(sài) D.柏树(bǎi) 寤寐(mèi) 潺湲(yuán) 两朝开济(jǐ) 解析:A项,“渚”应读“zhǔ”;C项,“薜”应读“bì”;D项,“济”应读“jì”。 答案:B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将以遗兮远者遗:赠送。 与佳期兮夕张 佳期:美好的时光。 B.搴汀洲兮杜若 搴:采摘。 聊逍遥兮容与 容与:从容自在的样子。 C.玉盘珍馐直万钱 直:只。 举杯断绝歌路难 断绝:停止。 D.三顾频烦天下计 顾:顾念,顾惜。 千载谁堪伯仲间 伯仲:衡量人物差等之意。 解析:A项,佳期:佳,佳人;期,约会。C项,直:通“值”。D项,顾:拜访。 答案:B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前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B.参加这次围棋比赛的两国运动员,水平都在伯仲之间,谁能胜出,就要看谁具有更好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素质了。 C.面对他人的困难与无助,我们理应伸出援助的双手,雪中送炭,而不是袖手旁观,洞若观火。 D.有些同志对于自己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小的错误总是不以为然,认为这只是十个指头中的一个指头,无关大局。 解析:A项,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此处属望文生义。C项,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可改为“隔岸观火”。D项,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可改为“不以为意”。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应对老龄化和养老金收支平衡的挑战,世界很多国家都尝试了延迟退休年龄,这是社会保障里最具调整空间的参数。 B.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等举措,就是保障农民的财产权利奠定基础。 C.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一直是我国最为敏感的教育改革领域的地带。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等改革的探讨一直在进行中。 D.莫言在获奖演说中承认,他在创建自己的文学领地“高密东北乡”的过程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他重要的启发。 解析:B项,成分残缺,在“保障”前加介词“为”;C项,语序不当,可把 “最为敏感”移到“地带”前;D项,中途易辙。 答案:A 二、阅读鉴赏 5. (2014·北京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5~7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① [唐]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 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②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①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②禁:消受。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借酒释怀,消受春光。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 解析:C项,“石角钩衣”“藤梢刺眼”不是“春去夏来的美景”,而是春日景色。 答案:C 6.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  ) 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家家。(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 B.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炎《高阳台》) 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元·虞集《题南野亭》) 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 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清·王象巽《游曲江》) 解析:B项,“当年燕子知何处”暗用刘禹锡《乌衣巷》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道出了江山易主之恨。E项,表达了诗人对昔盛今衰的感慨。 答案:BE 7.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说说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最后两句都运用了典故。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时候能到这丛竹掩映的地方,过着隐逸的生活。结合注解,诗人在长安求仕未果,可以体会诗人内心的矛盾。 答案:要点一:借向往隐居生活,表达对韦曲春景的喜爱。(或:因韦曲春色美景而生隐居山林之情。)要点二:隐含求仕未果的复杂心情。 三、语言表达 8.请以屈原为对象,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段话。要求修辞手法相同,句式一致。 示例:鲁迅是寂寞的,在浓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ly85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