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 0
- 0
- 约9.48千字
- 2016-10-15 发布
文档工具:
-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三角函数习题
三角函数习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2012?营口)在Rt△ABC中,若∠C=90°,BC=6,AC=8,则sinA的值为( )
A. B. C. D.
考点: 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勾股定理。723376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先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B的长,然后根据正弦的定义即可求解. 解答: 解:∵∠C=90°,BC=6,AC=8,
∴AB===10,
∴sinA===.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正弦的定义:在直角三角形中,一锐角的正弦等于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也考查了勾股定理.
2.(2012?青海)如图,在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已知CD=5,AC=6,则tanB的值是( )
A. B. C. D.
考点: 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勾股定理。723376 分析: 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AB的长度,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的长度,然后根据锐角的正切等于对边比邻边解答. 解答: 解:∵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CD=5,
∴AB=2CD=10,
根据勾股定理,BC===8,
tanB===.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为对边比斜边,余弦为邻边比斜边,正切为对边比邻边应熟练掌握.
3.(2012?内江)如图所示,△ABC的顶点是正方形网格的格点,则sinA的值为( )
A. B. C. D.
考点: 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勾股定理。723376 专题: 网格型。 分析: 利用网格构造直角三角形,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解答. 解答: 解:如图:连接CD交AB于O,
根据网格的特点,CD⊥AB,
在Rt△AOC中,
CO==;
AC==;
则sinA===.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和勾股定理,作出辅助线CD并利用网格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4.(2012?济南)如图,在8×4的矩形网格中,每格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若△ABC的三个顶点在图中相应的格点上,则tan∠ACB的值为( )
A. B. C. D. 3
考点: 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723376 专题: 网格型。 分析: 结合图形,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求解. 解答: 解:由图形知:tan∠ACB==,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属于基础题,关键是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5.(2012?贵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1)和点B(3,0),则sin∠AOB的值等于( )
A. B. C. D.
考点: 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坐标与图形性质;勾股定理。723376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过A作AC⊥x轴于C,利用A点坐标为(2,1)可得到OC=2,AC=1,利用勾股定理可计算出OA,然后根据正弦的定义即可得到sin∠AOB的值. 解答: 解:如图过A作AC⊥x轴于C,
∵A点坐标为(2,1),
∴OC=2,AC=1,
∴OA==,
∴sin∠AOB===.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正弦的定义:在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的正弦等于这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也考查了点的坐标与勾股定理.
6.(2012?滨州)把△ABC三边的长度都扩大为原来的3倍,则锐角A的正弦函数值( )
A. 不变 B. 缩小为原来的 C. 扩大为原来的3倍 D. 不能确定
考点: 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723376 分析: 由于△ABC三边的长度都扩大为原来的3倍所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得到锐角A的大小没改变,根据正弦的定义得到锐角A的正弦函数值也不变. 解答: 解:因为△ABC三边的长度都扩大为原来的3倍所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所以锐角A的大小没改变,所以锐角A的正弦函数值也不变.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正弦的定义:在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的正弦等于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也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7.(2011?苏州)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分別是AB、AD的中点,若EF=2,BC=5,CD=3,则tanC等于( )
A. B. C. D.
考点: 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723376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即可求得BD的长,然后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证得△BCD是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正切函数的定义即可求解. 解答: 解:连接BD.
∵E、F分別是AB、AD的中点.
∴B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次函数的应用(期末复习).doc
- 一注基础大纲.doc
- 一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比为1.ppt
- 一堂好的数学课的生成.ppt
- 一次函数练习题二定稿可印.doc
- 一年级数学上册79页解决问题数数策略.ppt
- 一道真题引出的高考数学中计算的小技巧.doc
- 一次函数与图形面积.ppt
- 七上数学期末4.doc
- 一般迭代法.ppt
- 2019-2020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pdf
- 2019-2020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理科).pdf
- 2019-2020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期末物理试卷.pdf
- 2019-2020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pdf
- 2019-2020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下)期中数学试卷(理科).pdf
- 2019-2020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枫杨外国语中学九年级(上)开学数学试卷.pdf
- 化学教案_苯教案.docx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20201227180244).pdf
- 2019-2020学年河南省许昌高中高二(上)期初物理试卷.pdf
- 2019-2020学年河南省豫西名校联考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