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USB与单片机数据采集.doc
基于单片机和USB接口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在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研究中,常利用PC或工控机对各种数据进行采集,以获得所需要的控制信息和实验数据。传统的数据采集系统多以ISA,EISA或PCI插卡的形式完成数据传输,这种方式存在安装麻烦,受计算机插槽数量、地址、中断资源限制,可扩展性差等缺点。由于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具有自动被系统识别.自动安装驱动程序、自行进行系统配置,以及支持不同速率的同步和异步传输方式,支持热插拔和即插即用(Plug and Play,PNP)等优点,已逐渐成为现代数据传输的发展趋势。目前实现USB数据传送多采用专用的USB接口芯片,文献采用的PDIUSBDl2可支持USBl.1协议,文献E37采用的接口芯片为USBl00也仅支持USBl.1协议,文献采用CP2102符合USB2.0协议,其通用的驱动程序可将设备作为虚拟的COM端口设备进行操作,文献采用Philips公司ISPl581芯片作为USB2.0的接VI芯片’。这里采用Cypress公司的CY7C68013作为USB接口芯片,设计实现了基于单片机和USB2.0的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单通道模拟信号的采集,主机应用程序负责启动和停止采样,采样间隔时间由主机应用程序设置调整,采样数据传给主机应用程序显示并保存。
1 系统硬件设计
1.1 系统硬件组成
整个系统的硬件结构如图1所示。AT89C52为主控单片机,负责控制A/D转换、上传采集数据、接收并执行主机的命令。CY7C68013为USB接口芯片。A/D转换芯片采用TI公司生产的TLC549,AD780是一款高精度参考电压芯片,可为TLC549提供2.5 V或 者3.0 V的参考电压。系统+5 V电源由主机的USB 接口提供,CY7C68013所需的电源为+3.3 V,由+5 v 电源接稳压芯片APlll7提供,图中没有画出。
1.2 TLC549
TLC549是以8位开关电容逐次逼近A/D转换器为基础而构造的CMOS A/D转换器,将其设计成能通过三态输出与微处理器或外围设备串行接VI。TLC549用输入/输出时钟(I/O CLOCK)和芯片选择(CS)输入作数据控制,转换结果由DATAOUT引脚输出。I/o CLOCK端的最高频率可达1.1 MHz。TLC一549片内系统时钟工作在4 MHz(不需要外部时钟)。片内系统时钟使内部器件的操作独立于串行输入/输出时序并允许TLC549像许多软件和硬件所要求的那样工作。I/O CLOCK和内部系统时钟可以实现高速数据传送,使得TLc549可实现40 kHz的采样频率。TLC549具有通用控制逻辑及自动工作或在微处理器控制下工作的片内采样/保持电路,差分高阻抗基准电压输入端,易于实现比例转换的高速转换器,定标及隔离电路。整个开关电容逐次逼近转换器电路的设计允许在小于17μs的时间内,以最大误差±0.5为最低有效位的精度实现转换。
1.3 CY7(368013及其固件程序
EZ—USB FX2系列芯片CY7C68013是业界第一个支持USB2.0,同时向下兼容USBl.1规范的单片机,为描述方便以下简称该芯片为FX2。FX2支持全速传输(12 Mb/s)和高速传输(480 Mb/s),该芯片将USB2.O收发器、串行接口引擎SIE、增强的8051内核、GPIF等集成于一体。FX2内含4 KB的端点缓冲区F1FO,可以被配置为具有不同大小缓冲区的IN或OUT端点(EP2,EP4,EP6,EP8),具有USB协议所规定的4种传输方式,即控制方式、中断方式、批量传输、和同步传输方式。Cypress公司为FX2提供了完善的软件开发工具包,降低了开难度,加快了开发进度。
FX2可以工作在3种不同的模式下完成USB数据的传输,即:Ports模式、GPIF模式和Slave FIFO模式。Ports模式下其uSB数据的传输主要在FX2的8051内核参与下完成,数据传输通过执行指令实现,因此数据的传输率比较低,对大批量数据传输一般采用后两种方式。GPIF方式,称为通用可编程接口方式,在此模式下,FX2的FIFO是由内部的GPIF控制的,FX2利用由软件编程输出读写控制波形读取FIFO标志,控制FIFO的选通,并且对外部设备提供了用户专用接口,可以对许多通用总线接口进行访问,如ASIC,DSP和存储器等。文献利用FX2的GPIF方式构建了LISB数据传输通道。Slave FIFO方式是将FX2的FIFO作为外部控制器(如FPGA或单片机)的从属FIFO,外部控制器可像普通FIFO操作一样对FX2的FIFO进行读写,而不考虑该包的大小,传输速率可明显提高,文中FX2在Slave FIFO模式下工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QC小组活动培训讲座系列(一).ppt
- QC活动管理制度(草案).doc
- QC活动管理规定三版改后.doc
- QC知识培训资料.ppt
- QZZN-2011年国考申论真题(市地级).doc
- RC500_系列射频卡开发手册.doc
- RAAS抑制剂的保护作用.ppt
- rketing的新机会来源.doc
- RMI SHANGHAI.docx
- ROM在数字电路设计中的应用.doc
- 小学科学:ESP8266智能插座电路原理与动手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开放浪潮下我国多层次监管体系构建与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中人工智能应用的数据质量分析与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科技监管中的数据治理与合规性要求》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多材料制造与复合材料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绿色金融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植物工厂多层立体栽培光环境调控技术对植物生长发育节律的调控机制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销售团队年度业绩总结.docx
- 银行风险管理与金融危机防范.docx
- 银行网络攻击预警与快速响应机制.docx
最近下载
- 云南西部沿边高校边境缅甸语人才培养的校政企合作模式探索.docx VIP
-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2部分:钢斜梯》GB 4053.2-2009.docx VIP
- 幼小科学衔接视角下家校社协同共育现状及对策研究.pdf VIP
- 2025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旅游警务服务规范.pdf
- 2025凉山州继续教育公需科目满分答案-深入学xi关于发展新生产力的重要论述.docx VIP
- 第三章 教育目的.ppt VIP
- 乳腺癌脑转移瘤护理查房.pptx VIP
- 眼科专科护理操作风险防范.pptx VIP
- 真菌镜检报告.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