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坛《读过伤寒论》的点校和学术思想的研究.pdf

陈伯坛《读过伤寒论》的点校和学术思想的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文摘要 陈伯坛是岭南医学史上的杰出医家,居清末民初岭南四大伤寒家之首。其代表作 《读过伤寒论》是现存民国前岭南医籍中篇幅最大的少数几部医籍之一,共18卷40 余万字。全书以阴阳气化立论,阐发标本中气之说颇异于喻嘉言、黄元御、陈修园诸 家,而独树一帜,在当时岭南影响颇大,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该书版本少,存世 量不多,从未见有点校本出版。当代许多岭南医家只闻书名,未见其文,全国中医界 亦知之甚少。某些书籍的引用介绍甚至出现书名、版本、刊刻时间等的错误,更缺乏 对其深入系统的整理。陈伯坛《读过伤寒论》研究是当代仲景学说研究的薄弱环节。 鉴于此,本文对《读过伤寒论》进行了全面的文献整理及学术探讨,旨在形成一部忠 于原貌的点校注释读本,为现代临床、科研提供文献资料和学术借鉴。 首先,对《读过伤寒论》版本源流进行疏理。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对《读过伤寒 论》全书的点校。据考, 《读过伤寒论》只有两个版本。民国十九年广东新会外海陈 养福堂木刻本是现存最早最好的版本,陈养福堂藏版在毁于日寇兵燹之前,至少刷印 过三次以上。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的四函《读过伤寒论》线装木刻本中,有两 函书应是初印本,保存完好,故以此作为主校本。195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陈养福 堂刻本,所据藏本虽非最早印制的,但仍保留了陈养福堂刻本的原貌,具备了底本“早、 精、足”的三个条件,故确定以此作为点校的底本。本书的整理按《中医古籍校注通 则》的要求,分校勘、标点、注释三方面进行。以保持原书原貌为原则,不加删裁, 以体现其史料价值。 其次,探讨《读过伤寒论》的编次特点和学术贡献。认为该书最显著的体例特点 是“以经解经”。其分卷法亦别出心裁。专设“门径”,用以贯串《伤寒论》的重要 理论和证治概念,立意深远。“读法”篇有许多心得刨见:《伤寒论》不是“寒伤论”; 反对“三纲鼎立”学说,强调风寒一体,统一于“寒”;理解太阳病提纲,要从整个 传变过程中理解太阳病等。陈氏还通过纠喻嘉言、黄元御、陈修园读法之偏,在《伤 寒论》原文编次、温病、柴胡证、合病并病、过经不解、传经、阴阳标本气化等理论 问题上提出独到的见解。陈氏伤寒学术思想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强调阴阳理论。他对 三阴三阳实质的认识以及运用标本中气学说对六经气化规律的阐发也颇具特色,对经 方的解释和运用独具匠心。可以说,该书是无一句取材于历代注家、围绕阴阳理论、 阐释标本中气学说,具有全局整体观和辩证思想的“以经解经”的《伤寒论》注本。 文末附《读过伤寒论》点校本(节选)。另附录陈伯坛医案及其高足程祖培医案 各十一则,以帮助读者了解陈大剂运用经方的特色和对学生的影响。 关键词陈伯坛;读过伤寒论;校勘;中医各家学说 ontheAoademic ofOhenbotan’s Study Thought Lunandcoll ati DuguoShanghan ng hi LiteratureaboutTraditjonaIChinese Specialjty:Med{calstory Author:He1.chun Tutor:Prof.0iu Shijun Abstraot ChanBotanisall doctorinthe medical istheheadof outstanding Lingnan history.He thefourmostfamous doctors febrile theend Lingnanofexogenous the ofTreatiseon and ofChina.‘'Review ofQingDynastybeginningofR

文档评论(0)

hblybd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