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理-高中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doc.doc
新钢中学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命题人;张小凤
第I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30分
经度相同的地方( )
A、地方时相同 B、昼夜长短相同 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季节相同
地球上形成四季的根本原因是( )
A、受地球形状的影响 B、地球公转轨道为椭圆形
C、月球对地球的引力 D、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倾斜方向不变
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
太阳的短波辐射 B、太阳的长波辐射 C、地面的长波辐射 D、地面辐射
关于平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该层的氧原子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B、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C、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D、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是因为大气中的( )
A、氯氟烃化合物含量增加 B、水汽增多 C、尘埃增多 D、二氧化碳增加
下列各纬度外,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比30°N处小的是( )
A、23°26′N B、23°26′S C、赤道 D、北极圈
下列地理现象中,与地球公转运动有关的是( )
6月22日是我国各地白昼最长的一天
南半球河流的左岸更容易遭河水冲刷
地球成为不规则的椭球体 D、东京比北京先看到日出
一年中,物体正午的日影总是朝北的是( )
A、南北回归线之间 B、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
C、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D、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
甲地(36°N,128°E)与乙地(36°S、128°E)相比( )
A、自转角速度不同而线速度相同 B地方时不同,日出时间相同
C、月份不同,季节相同 D、正午太阳高度可相同也可不同
10、若太阳直射在赤道,北京时间是4时28分,那么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
120°E B、7°E C、127°W D、120°W
11、以下能源在形成过程中固定了大量太阳辐射能的是( )
A、潮汐能 B、煤、石油 C、核能 D、地热能
12、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列各图表示正确的是( )
13、下列各图正确表示12月22日日照情况的是( )
14、对流层云、雾、雨多发的原因是( )
A、人类生活在此层,人类活动所致 B、此层对流运动弱,厚度小,有利于降水
C、水汽和固体杂质多,且对流运动显著 D、此层空气高度电离,易于成云致雨
15、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由于( )
A、大气热容量大,不易降温 B、大气对地同辐射的反射作用
C、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 D、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外偿
16、关于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 B、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地面辐射吸收能力较差
C、大气辐射的小部分射向地面 D、大气辐射的总量等于地面辐射的总量
17、新余6月份的太阳辐射强度比12月份大,主要原因是( )
A、6月份晴天比12月份多 B、6月份新余正处于受季风盛行时期
C、6月份正午太阳高度角比12月份大 D、6月份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
18、下列现象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
A.、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 B、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
C、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D、日出前的黎明天空仍是明亮的
19、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不同地形的海拔差异
C、高低空的气压差异 D、高低纬度的热量差异
20、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地面冷热不均
C、水平气压梯度力 D、高低空之间的空气对流
21、下列关于气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
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B、同一海拔高度上气温高的气压就低
C、密度大的地方一定比密度小的地方气压高
D、空气作垂直下降运动是因为高空气压比地面高
2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地面和高空等压面分布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pptx VIP
- 舌尖上的广东详解.ppt VIP
-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质量测试卷附参考答案.doc VIP
- 2023-中国海外投资指数.pdf VIP
- Unit6Nurturingnature招聘启事(单元写作讲义)英语外研版2019选择性(原卷版)-.docx
- 简单到难的数独200题(后附答案).docx VIP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pptx
- 陕09J04-1、陕09J04-2、陕09J04-3 内装修(墙面)、内装修(配件)、内装修(吊顶)陕西 建筑 图集.docx VIP
- 细辛与临床 附 疑、难、重、奇案73例.pdf VIP
- 铁路信号号继电器.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