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州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 考试?? ?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环境友好型社会评价体系的对象不包括()
(A)
区域产业
(B)
城市基础设施
(C)
人居环境
(D)
社会生产
[分值:1.0] 2.
化石能源燃烧活动排放二氧化碳最多的是( )
(A)
煤
(B)
100石油
(C)
天然气
(D)
氢
[分值:1.0] 3.
政府低碳责任的带动失力原因没有()
(A)
生态责任不明确
(B)
发展观不正确
(C)
生态伦理缺失
(D)
追究制度不严格
[分值:1.0] 4.
可再生能源不包括()
(A)
石油
(B)
太阳能
(C)
风力能
(D)
水力能
[分值:1.0] 5.
()是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也是应对国际光伏市场变化的主要策略之一
(A)
产业内部结构升级
(B)
构筑光伏产业发展的管治体系
(C)
技术进步与创新
(D)
积极拓展国内应用市场
[分值:1.0] 6.
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为()
(A)
、A模式
(B)
、B模式
(C)
、C模式
(D)
、D模式
[分值:1.0] 7.
发展低碳经济,加速煤炭企业转型的对策与出路不包括()
(A)
优化能源结构,推进清洁生产
(B)
强化科技创新,推进低碳技术科技
(C)
推进低碳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
(D)
只需政府,企业做好就行了
[分值:1.0] 8.
成年人体内含水量占体重的( )
(A)
35%
(B)
45%
(C)
55%
(D)
65%
[分值:1.0] 9.
要实现节能降耗,首先,要继续大力发展第()产业,调整一、二、三类产业的格局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分值:1.0] 10.
适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
(A)
、A模式
(B)
、B模式
(C)
、C模式
(D)
、D模式
[分值:1.0] 11.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位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分值:1.0] 12.
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是()
(A)
《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
(B)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C)
《京都议定书》
(D)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分值:1.0] 13.
()是指企业通过转变发展模式,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率,构建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的低碳责任理念
(A)
培养低碳责任
(B)
技术创新
(C)
构建文化向度
(D)
社会监督
[分值:1.0] 14.
()我国提出转变增长方式
(A)
“九五”
(B)
“十五”
(C)
“十一五”
(D)
“十二五”
[分值:1.0] 15.
()是低碳消费品的提供主体,是联系低碳生产性消费和低碳非生产性消费的桥梁
(A)
消费者
(B)
企业
(C)
政府
(D)
社会
[分值:1.0] 16.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
(A)
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失衡与悖逆
(B)
过度开发
(C)
人口太多
(D)
污染严重
[分值:1.0] 17.
张扬提出的生态环境子系统中不包括()
(A)
生态环境质量
(B)
生态环境保护
(C)
生态环境管理
(D)
生态环境治理
[分值:1.0] 18.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财政政策包括()
(A)
财政直接投资政策
(B)
财政购买政策
(C)
财政补贴政策
(D)
财政税收政策
[分值:1.0] 19.
只有(),才是一种可以大规模使用的安全的和经济的工业能源
(A)
风能
(B)
太阳能
(C)
核能
(D)
地热能
[分值:1.0] 20.
《京都议定书》,规定了( )受控温室气体
(A)
4种
(B)
5种
(C)
6种
(D)
7种
[分值:1.0] 21.
( )年芝加哥的热浪引起500多人死亡
(A)
1995年
(B)
1996年
(C)
1997年
(D)
1998年
[分值:1.0] 22.
( )臭氧层耗损也很明显
(A)
东极
(B)
西极
(C)
南极
(D)
北极
[分值:1.0] 23.
近百年我国气候在变暖,以( )最为明显
(A)
春季
(B)
夏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