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平脐蠕孢霉胆红素氧化酶的产生、特性及其应用的研究.pdf

澳大利亚平脐蠕孢霉胆红素氧化酶的产生、特性及其应用的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ode:10225 University Code:B14015 Register 煳炒 Dissertationforthe ofDoctor Degree and of Production,propertiesBODfrom application australiensisHD.1 Bipolaris Candidate: Shi-chen Huang Supervisor: Zhaomin Associate Supervisor: Academic for: Doctor Degree Applied Speciality: Microbiology Date ofOralExamination: University: Northeast ForestryUniversity 万方数据 摘要 摘要 胆红素氧化酶(EC 1.3.3.5),系多铜氧化酶家族中的一个成员,因其能催化胆红素氧化 为胆绿素而得名。本文从玉米叶片病斑中分离出一株产胆红素氧化酶菌株,通过一系列的生 物化学手段纯化出胞外胆红泰氧化酶,继而对该酶生化、酶学、光谱学、电磁学、电化学特 性及制作成酶电极检测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等应用作了研究,其结果如下: (1)胆红素氧化酶产生蔺的分离与鉴定 利用常规的微生物分离培养技术,从玉米叶片的病斑中分离出一株产胆红素氧化酶 (BOD)的真菌。在原始发酵液中其酶活为1000U/L。通过形态学、生理学特征和rDNA- ITS(登录号为JN25l 1,属子囊菌门、格孢腔菌目、格孢腔菌科、平脐蠕孢属的澳大利亚平脐蠕孢霉(丑 为BOD的产生提供了新的资源。 (2)产酶条件的优化 aurtraliensis 通过单因素试验从供试的13种碳源、22种氮源中找到了适合R IID.1产生 BOD的适宜碳源为麦芽糖、庶糖、葡萄糖、果糖、可溶性淀粉及海藻糖。适宜的氮源有聚 蛋白胨、大豆蛋白胨、豆饼粉。适宜的诱导剂为CuS04。通过二水平部分因子试验及最陡 爬坡试验设计,从碳源、氮源、诱导剂、培养温度、培养基初始pH及摇床转速七个因素中 找到了对BOD产量影响最显著的三个因素即麦芽糖含量、发酵温度和CuS04含量,通过最 陡爬坡试验寻找到了逼近实验的中心点后,利用响应面法中的BB设计对上述三个主要因素 进行优化,得到:当培养基质中初始组成含量(g/L)为:麦芽糖5,硫酸铜0.32,大豆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x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