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中国古代军事要塞.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寻中国古代军事要塞冷兵器时代,绝大部分战争都是近距离的白刃战,天气、地理等自然因素对战争影响甚大,到火器时代甚至到现代战争中,地理地势,山关要塞在战争中的作用仍不可小视,有时一个要塞甚至关系到整个战争的成败。因此历代军事家都非常重视在战争中对山川、河流等地理地势的运用,并且对其加以改造,建关设塞,修城筑墙来构筑防御措施。山河四塞,百二秦关——关中    关中是指今天的中国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其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向南则是陕南山地、秦巴山脉。“关中”本身就是一个极富战略色彩的说法,意为四关之中,四关为函谷关、大散关、武关、萧关。 函谷关: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地处“两京古道”(长安、洛阳),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后来的潼关,在今陕西潼关附近,历经多次营建,具体地点亦时有变迁,至东汉末始称潼关。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战国时楚、赵、韩、魏、燕合五国之力伐秦,攻函谷关不下。如今的关塞已不见昔日烽火,惟有马超刺槐、十二连城等名胜古迹散布于此。    大散关:位于宝鸡市南郊,这里山势险峻,。据史料记载,大散关曾发生战役70余次秦汉时期(前206年),汉王刘邦采取韩信之说:“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自汉中由故道出陈仓还定三秦,经由此关;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延岑引兵进入散关至陈仓;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攻张鲁,自陈仓过散关;蜀汉后主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出散关围陈仓。公元1131年5月,南宋建炎四年、金天会八年(1130年),宋于富平之战失败后,宋将吴玠    武关:位于丹凤县东武关河的北岸,关城建立在峡谷间一座较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习山,南濒险要。楚汉时,刘邦袭破武关,进入关中,成就霸业。现在的武关,关城基本完好,砖砌东西门洞依然可见,唯东去的小路,已成为宽坦的公路,气象已非昔日可比。    萧关: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六盘山山脉横亘于关中西北,为其西北屏障。自陇上进入关中的通道主要是渭河、泾河等河流穿切成的河谷低地。渭河方向山势较险峻,而泾河方向相对较为平易。萧关即在六盘山山口依险而立,扼守自泾河方向进入关中的通道。萧关是关中西北方向的重要关口,屏护关中西北的安全。关中西北方向的威胁主要来自陇西、河西及青藏高原上的游牧民族。秦汉时期主要是匈奴,隋唐时期主要是突厥、吐蕃,北宋时主要是西夏党项。萧关为关中抗击西北游牧民族进犯的前哨。汉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曾入萧关,袭扰北地等郡,致使关中震动。汉武帝时,国力增强,重视北边国防。汉武帝曾两次出萧关,巡视西北边境,耀兵塞上,威慑匈奴。自北朝后期起,突厥称雄塞外,中原政权频受其扰。唐武则天时,曾任魏元忠为萧关大总管,统重兵镇守萧关,以备突厥。北宋时,党项人建立的西夏称雄西北。在宋夏之间近百年的对抗中,萧关一带为双方对峙前沿。 汉代原本位于今宁夏固原东南,北宋时政府为了防御西夏,北移200里重筑萧关,自战国、秦汉以来,萧关故道一直是关中与北方的军事、经济、文化交往的主要通道。现在处于宝中铁路、西兰公路的必经之地。明、清之际,此地摩崖刻石甚多,后来大部分毁于清末以后劈山开路。 5.仙人关 :古代关隘名。在今甘肃省徽县东南。此关西临喜陵江,南接略阳北界,北有虞关紧接铁山栈道,是关中、天水进入汉中的要地,也是由陕入川的重要咽喉。1134年,宋将吴玠军在此据险坚守,大败金兵,使金军南下的企图破灭。 山川险固,天府之土——四川    巴蜀地名始于先秦,主要在今四川、重庆境内,四周群山环绕,是典型的盆地地形。其西、南两面地势险恶,古代多为偏远蛮荒之地,因此东、北两面成为其与外界的主要联系方向,重要的军事堡垒一般也修建于此。我们这里介绍的便是位于巴蜀东、北部的四座要塞:剑门关、瞿塘关、南津关、阳平关。   剑门关: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在县城北25公里处有大剑山,剑门关便雄踞于绵延70多公里的大剑山中断处,由于其地势险要,被誉为 “天下第一关”。 三国时蜀军大将姜维率3万兵马即可在此抵挡曹魏10万大军,剑门关之险由此可见一斑。    瞿塘关:亦称夔门、江关、捍关,位于长江三峡瞿塘峡口左侧,在今重庆市奉节县境内。瞿塘关始建于战国,自古就为通往巴蜀的门户。明朝初年,朱元璋命汤和、杨璟攻取四川,大军两度为瞿塘关守军所败,损失惨重,最后以壮士百人奇袭夔门水路两寨,方才险中得胜。    南津关:位于今湖北宜昌三峡东口,是西陵峡的终点,与瞿塘关构成三峡首尾两端的天然门户,有“雄当蜀道,巍锁荆门”之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据南津关之险,遏止住日军的多轮进攻,取得了著名的石牌保卫战胜利,粉碎了日军由

文档评论(0)

lingyun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