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乱时期地方秩序的重整_桐乡张履祥的理学实践.pdf

变乱时期地方秩序的重整_桐乡张履祥的理学实践.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变乱时期地方秩序的重整_桐乡张履祥的理学实践.pdf

第48 卷第2 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年3 月 Vol. 48 No . 2 Journal of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 H umanities an Social Sciences) Mar . 2009 变乱时期地方秩序的重整 桐乡张履祥的理学实践 冯玉荣 ( 华中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张履祥为生活于民间的 一介贫儒, 生前并未显赫, 但他在居乡期间, 针对明 易代前 后社会的变乱, 提出许多针砭时弊的对策, 倡导移风易俗, 竭力改造桐乡风俗。张履祥对 风俗 的重视, 不仅是他对明末 初社会秩序危机意识的 一种看法, 也是他继承朱子学企图重整社会秩 序的 一种努力尝试。 初江南地方秩序得以迅速恢复与重建, 与基层士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明末 初; 张履祥; 地方秩序 秩序本指常度, 诗经小雅宾之初筵载: 层士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是曰既醉, 不知其秩。辞海对秩序的解释有 、 两条: 犹言次序或指人、事务所在的位置, 含有整齐 守规则之意。强调有条不紊, 不混乱, 有序的社会 张履祥生于万历三十九年( 1611) , 卒于康熙十 状态。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所谓的秩序情结, 一年( 1674) , 其一生恰逢明末到清初的变乱时期。 潜在着谈动乱而色变的过敏倾向, 对动乱所产生 张履祥世居浙江嘉兴府桐乡县炉镇杨园村, 幼时丧 的创伤式恐惧, 表现在对秩序的执着追求。举凡 父, 靠母亲沈 氏勤俭持家。曾于崇祯十二年 大的社会变乱时期, 社会秩序的稳定便成了时人关 ( 1639) 、十五年( 1642) 两赴杭州应乡试, 皆落第。 注的焦点。 崇祯十七年( 1644) , 拜理学大儒刘宗周为师。不 明清易代之际, 政权更迭、盗贼蜂起、灾害频 久, 明亡, 他缟素不食, 归杨园。从此, 绝意仕途, 以 仍、物价飞涨以及随之带来的瘟疫饥馑, 使得社会 授徒著述而终老。对于生于桐乡、长于桐乡的张履 处于无序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 人们不仅关心 祥而言, 可谓亲眼目睹明清鼎革时民不聊生的惨 个人的道德进步, 而且更关心社会整体秩序的稳 状, 他用悲恸的笔调写下了桐乡灾异记, 壬午 定。张履祥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在他的著述里 ( 1642) 以前死于饥, 甲申而后死于盗、于兵、于 有其对 方社会深刻的洞察, 以及希图整顿秩序的 吏。 想法及迫切心情。以往对清初社会秩序的恢复与 崇祯年间, 江南频频遭遇空前的天灾, 桐乡也 重建, 更为关注上层统治者的政策, 而忽视草根 不例外。崇祯元年( 1628) , 海宁涨潮, 波及桐乡, 河 阶层的履践。张履祥作为尊奉程朱理学的纯正 水变咸, 只好汲井水饮用, 日夜掬水, 田涸不敢灌。 大儒, 学术界研究集中于其实学思想以及补农 至崇祯末年, 水旱大灾更是连年发生。崇祯十三年 书, 较少把他放在变动时期的桐乡社会去考 ( 1640) , 大雨持续十三天之久, 使得平 涨水二至 察。实际上在清初众多的理学家中, 张履祥不仅

文档评论(0)

iyj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