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抽象个体到现实地个人——马克思对形而上学地批判.pdf

从抽象个体到现实地个人——马克思对形而上学地批判.pdf

  1. 1、本文档共1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于存在者同存在者的存在的未经区分应当被领会为人的存在同一般存在者的 存在的未经区分,因而在原始的个体经验中就已经包含了抽象。这个抽象就是对 存在的一般抽象,由建立在一般抽象之上的个体的经验得出的直接的感性确定 性,显然还不是真正的感性。 第二个阶段是笛卡儿哲学。这个阶段的特征在于,存在者同存在者的存在的 区分被经验到了,并且这个区分被表达为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区分。笛卡 儿的“我思”是个体经验的结果,因而主体实质上是存在论意义上的被表象的第 一个客体。黑格尔认为笛卡儿只是在个体的意义上达到了主体与客体的分离,但 是思维与存在统一需要作为在两者之外的第三者的完满性(上帝)提供保证,因 而存在尚不是思维自身的规定。马克思的看法正相反,认为笛卡儿是通过作为个 体意识的自我意识的直接确定性来保证完满性(I-帝),因而肯定了有限事物的 真实存在。问题只是在于有限事物已经被作了抽象个体的理解,因此仅仅是形式 的真实性。 第三个阶段是斯宾诺莎哲学。这个阶段的特征在于思维与存在的彻底分离, 并且都丧失了现实性的存在。斯宾诺莎将有限事物看作完满性(实体)的否定形 式,而完满性(实体)则否定了这种否定,从而获得对自身的绝对肯定,即唯一 现实性的存在。在黑格尔看来,这个实体是由经验得出的定义,是单纯的自身肯 定,因而不是真正的思辨概念。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的驳难的积极意义在于作 为被规定的存在,实体中不可能有生成的位置:但是黑格尔看不到的是:有限事 物是实体范畴产生的经验前提,而实体范畴的完成则使得作为抽象个体的个体意 识和个别存在者成为了彼此完全脱离的单纯的抽象形式。 以康德为枢轴可以将主体原则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亚里士多德经过笛卡儿到康德。亚里士多德的运动原本可以 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在主客同一的立场上将形式看作本质,将质料看作实存,而 运动则是存在者从实存到本质的实现过程;二是在主客分离的立场上将外部存在 看作自身同一的实体的个别规定,即定在,而将运动看作是定在间的相互作用和 转换。后者就是机械运动。而康德在主客分离的基础上将外部世界的规定纳入主 体内部,将活动理解为主体对表象的综合,这就是思辨活动。黑格尔认为康德没 有将活动原则贯彻到客体中去,而马克思指出黑格尔不过是将思辨逻辑当作了自 我意识同外部存在的共同本质。 第二个阶段是从康德到费希特。康德以先验的方式在作为个体意识的自我意 识中建立了普遍性、必然性意义上的客观性,并且使得主体脱离了笛卡儿“我感 知”意义上的“我思”,具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活动原则(先验统觉)。黑格尔按照 n 费希特方向发展了康德的活动原则,要求取消先验的假设(物自体),并将范畴 活动变成现实的活动。马克思则指出康德的问题在于仅仅从外在性的角度来对待 感性,而黑格尔的要求仅仅是以作为客观精神的普遍意识来超越作为个体意识的 自我意识,真正现实的活动应当是感性对象性的活动。先验哲学的积极意义在于 指出了人的世界(或者说类存在)相对于现实的个人的先在性。 黑格尔哲学是之前一切形而上学的完成,因此黑格尔哲学直接就是完成了的 形而上学自身。在从抽象个体到现实的个人的发展道路上,黑格尔作出了极为重 要的贡献,这个贡献概括地来说就是:突破了个体意识的樊篱,达到了客观的思 想,从而摆脱了狭隘的主观性,并且将现实看作主体活动的过程。但是黑格尔对 感性活动仍然缺乏真实的了解,这使得他的贡献仅仅是体现在意识的范围内超越 了个体,却无法从现实的角度突破思维的抽象。比照之下,马克思从感性活动的 原则出发,才真正达到了现实的个人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真正起点。 具体说来就是:黑格尔通过否定之否定,将差别保持在同一之内。原先个体 意识的自我完成,不过是“形式在自身内的发展”,黑格尔则将形式同样看作是 世界的本质,具体的存在物不过是形式在世界内的展开,这就使得原先在斯宾诺 莎那里具有不可穿透性的实体成为了具有了创造的原则。个体意识在自身内的运 动变成了自我意识通过外化而达到对象,又扬弃了对象回到自身这样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否定的不是任何一种作为定在的环节(无论是作为个体意识 的自我意识,还是自我意识的对象),而是自我意识的外化和对象的扬弃这一过 程。先前的形而上学的症结就在于将过程看作彼此分离的两个在自身内保持单纯 同一的环节之间的转换,这种转换完全照搬了来自于经验的机械运动的模式,黑 格尔的否定之否定则在自我意识外化和回归的整个运动过程中都保持着对立统 一。这一从外化

文档评论(0)

cxmckat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