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剧对中国当代戏曲生态的启示-论文》.pdfVIP

《吉剧对中国当代戏曲生态的启示-论文》.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吉剧对中国当代戏曲生态的启示-论文》.pdf

古剧 _艺术 研 究 / 剧 埘 中 当代 戏 曲 ,卜念 的扁 jijuyishuyanjiu/jijuduizhongguodangdaixiqushengtaideqishi 吉剧对中国当代 戏曲生态的启示 ◆吴民 肖旭琴 内容提要 :吉剧作为一个年轻的小剧种 ,却在新 中国成立初期、改 革开放初期、新世纪初期这三个重要历史节点取得 了令人瞩 目的 成就。吉剧 的成就反映了民间艺术如何从原生态的粗朴形式逐渐 趋于精致和完善,并进而演化 出成体系的艺术形式 ,形成 自己的代 表性剧 目。依托这些成熟的剧 目,不断提高艺术水平 ,发展出一整 套完善的演剧体系和剧种美学体系,形成剧种特有的艺术品格 ,收 获 了一大批稳定的艺术接收群体 。吉剧的成功给 中国当代戏曲生 态有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首先 ,在戏曲文化上 ,必须扎根于地方传 统文化,以鲜活的民间趣味和乡土情感去打动地方观众,如吉剧就 体现着东北民间奇趣 、风情、闹热的质朴品格;第二 ,在戏 曲美学 上,必须不断完成剧种的美学建构,保留戏曲艺术歌舞声容的美感 特色和以情动人的思想内核;第三,在创作实践上,必须打造一批 剧种特色鲜明的代表性剧 目,吉剧在五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在不 同时期创造 出了众多优秀剧 目,才得 以建构了吉剧完整的戏 曲系 统。除以上方面外,吉剧的发展也得到 了政府及其他社会各界力量 的支持 ,是他们为吉剧生态的发展开创 了良好的环境 ,使吉剧成为 当代中国戏曲生态的一支重要力量。 关键词 :吉剧 戏曲生态 启示 201鲜 /第7期 (总 第374期 )戏剧艺术类 月刑 ● 戏剧文学 xijuyishuleiyuekan /xijuwenxue 新 中国成立后 ,毛主席提 出 “百花齐放 , 剧发展研讨会 ;而在 2013年 12月,省政府启 推陈出新 ”的方针 ,而面对东三省没有 自己 动了 “吉剧振兴工程”,将吉剧建设推向新一 的戏 曲剧种的现实情况,周总理根据毛主席 轮高潮。如今,吉剧保持二人转框架,同时更 的方针提出东三省要创建 自己的戏曲剧种 。 注重戏剧性与诗意哲思性,将情节与技巧并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1959年初,吉林省委 重,突出戏剧性、地域性与戏剧性 ,音乐观念 决议要在东北民问艺术 “二人转”的基础上 也随之扩大,更加融人时代精神 ,许多新戏 创建吉剧,并提出十六字方针:“不离基地, 得以排演,其中较为重要的如 《贵妃还乡》 采撷众华、融合提炼,自成一家”。自此吉剧 《鹿乡姐妹》等。 进入建设雏形阶段,组建了吉林省吉剧团, 五十多年的发展,吉剧所走过的道路曲 随即第一个实验剧 目《蓝河怨》问世,年轻吉 曲折折 ,既有初创成功的喜悦 ,也有遭受 剧的诞生填补 了吉林没有 自己戏 曲剧种的 “文革”的灾难 ,既有走向兴盛的振奋 ,也有 历史空 白。在此期间,老一辈艺术家王肯等 陷入困境的无奈。如今,吉剧 已经是一个戏 创作了老 “一大三小”,即大戏 《桃李梅》,小 曲化程度高 、行当基本齐全、地方特色鲜 戏 《包公赔情》《燕青卖线》《搬窑》,然而,接 明、时代气息浓郁 、文武古今剧 目兼备 、可 踵而至的 “文化大革命”使吉剧几乎湮灭。 以雅俗共赏的地方大戏。吉剧在吉林 、东 文革结束后,在吉剧艺术家们的精心呵 北,甚至全 国剧坛都有着一席地位 ,在国外 护下,吉剧又进发出新的光彩,进入兴盛期。 亦收到了良好声誉 ,发展期间培养 了一批 这一时期,他们整理演出了一些传统剧 目, 稳定的戏 曲受众群体,成为当代中国新剧 又排演 了一批新剧 目,受到评论界一致好 种的杰出代表。在新中国成立后所产生的 评。1978年吉林举行了文艺汇演,《父子恨》 新戏 曲剧种中,吉剧成长之快、影响之大, 取得 良好反响。当年十月下旬,吉林省吉剧 成就尤其突出,它对当代中国戏 曲生态建 团又在北京进行演出,受到了首都观众的热 设有着重要启示。 烈欢迎。进入 20世纪80年代后,尽管整个吉 剧界进入一个困惑期 ,但依然坚持不懈地走 一 、 文化为 “精气”:吉剧娘胎里的乡土情 出了困境。1983年,吉剧在吉林进行了第一 怀与民间趣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gi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