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安全职业防护.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业安全职业防护.ppt

空气传播隔离 病原微生物经由悬浮在空气中的微 粒—气溶胶来传播的方式。这种微粒能在空气中悬浮较长时间,并可随气流漂浮到较远处,所以可造成多人感染,甚至导致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空气传播隔离技术 单人房间、专门的空气处理系统和通风设备以防止空气传播。 医务人员和进入该环境的人员应使用呼吸道保护装置。 飞沫传播隔离 飞沫传播又称微粒传播,是指经较大的飞沫气溶胶微粒(粒径大于5um)而传播的疾病。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不长,喷射的距离不过1m左右。 飞沫传播隔离技术 ▼ 最好将病人安置在单独隔离室; ▼ 相同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同用一隔离室时,每床间距应不少于1米,不需要专用的空气处理设备,房间门可以保持开放。 ▼ 在近距离(1米之内)接触病人时应戴口罩。 ▼ 病人外出时必须戴口罩。 不同区域的隔离技术 (一)呼吸道传染病区:使用空气及飞沫传播隔离措施等; (二)消化道传染病区:使用接触传播隔离技术等; (三)经血传播疾病传染病区:使用接触传播隔离技术等; (四)负压隔离病房:使用空气及飞沫传播隔离措施等。 其他隔离技术 (一)保护性隔离:针对被保护者疾病的不同要求,应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接触传播、空气和/飞沫传播隔离技术。 (二)多重耐药患者的隔离防护:使用接触传播隔离技术。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风险 最基本的途径是患者的血液、体液进入医务人员的血流,包括被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了患者的血液和体液等, 偶发化学或放射的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的防护 执行标准预防(在所有工作区域中的防护)+ 传染病分级防护管理(在传染病区域中的加强防护)+ 其他暴露防护(在普通工作区域和/或特殊工作区域中对理化因子、细胞毒性药物、辐射和同位素等特别防护)? 使用防护技术及防护用品 ▼ 科室应配备足够防护用品; ▼正确使用、安全处理锐器; ▼配制化学试剂或消毒剂、使用消毒设备时的应注意安全,防止烫伤、灼伤等; ▼特别防护措施:包括使用生物安全柜、警示标志、铅板、铅防护围裙、陪戴个人计量测量仪等。 强化职业安全意识 普及相关知识教育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树立职业安全意识 常见的经血传播的疾病 目前,医院内经血传播的主要病毒 性疾病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20多种疾病。 HBV 6-30% HCV 3-10% HIV 0.3% 体液中的HIV 精液 11,000 阴道 分泌液 7,000 血液 18,000 羊水 4,000 唾液 1 每毫升中HIV病毒颗粒平均数 职业风险---针刺伤 刺伤相关因素 刺伤深度 被污染物质的数量? 接触途径 血液中病毒的存在或浓度: 医务人员整体健康状况 HIV/HBV/HCV在病人群体中的普遍性 接触的频率 ?坚持采用静脉输液中的安全措施 接触感染后的快速自我保护措施 造成经皮肤损伤的器械种类 职业暴露的防范与补救方法 接种乙肝疫苗 职业接触AIDS/HIV的预防 刺伤的补救措施 病人的防护 病人个体、病人群体的保护措施 隔离管理制度+防护用品使用+隔离标志 普通病人:标准预防 免疫力低下病人:标准预防+保护性隔离 传染病人:标准预防+传染病分级隔离 多重耐药病人:标准预防+接触传播隔离 职业防护的目的 提高护士职业生命质量 科学避免护理职业风险 营造轻松和谐各种氛围 ▼熟悉标准防护技术,自觉执行预防措施, 做好护理职业安全防护 总结 职业安全与防护 护士职业安全,即护士在职业过程中不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损害。 护士职业防护是指在护理活动中,防止一切职业损伤因素(职业暴露中的危险因素)侵袭护士,和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保护护士免受一切不安全因素伤害,或将各种伤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目的 基本原则 标准预防 措施 安全防护 职业防护--目的 提高护理人员职业生命质量、科学避免护理职业风险。营造轻松和谐各种氛围 职业防护--基本原则 安全 有效 按需配备,分级防护 人人受训,建立公众意识 使用安全产品 等等 标准预防概念 ◆ 认定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均具有传染性,医务人员在接触上述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同时,还应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空气、飞沫、接触隔离措施。 标准预防——双向防护-新的隔离预防 ◆ 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法BSI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形 成了标准预防(Standard? Precautions); ◆ 疾病分类隔离系统由以前的七类改为三类型,即接触隔离、飞沫隔离、空气隔离; ◆ 更新了按疾病隔离的内容,如增加了对MRSA等新出现的耐药性病原体的隔离措施。 标准预防基本特点

文档评论(0)

只做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