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河岸带森林群落结构和动态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摘要 本文以长白山典型河岸带原始林和次生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沿海拔梯度的系 统取样,采用样带网格调查方法和分层频度和株数、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香 数)对比分析方法,研究其结构特征(建群种更替、径级结构、年龄结构、蓄积量和 生产力)、演替规律和木本植物多样性(物种丰富度、Q多样性和p多样多样性)沿 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及其对采伐干扰的响应,揭示其结构、动态和木本植物多样性沿 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对比分析评价采伐干扰的影响效果,为保护与经营管理 长白山河岸带森林群落的生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 (1)河岸带森林群落的结构特征为:①河岸带森林群落在不同海拔区域均是由 11~13个树种组成,但其在群落中的地位却发生了变化,且其阔叶树种的优势地位逐 步被针叶树种所取代,采伐干扰不仅改变了各树种在群落中的地位,而且使树种更替 趋势有所加强。②河岸带森林群落建群种的径级结构沿海拔梯度均呈现出倒“J”型分 布。随径级增大,立木株数逐渐减少。采伐干扰对河岸带森林群落的径级分布格局、 分布幅度、株数比例、分布的连续性和间断性及其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均具有较大 影响。③河岸带森林群落建群种的个体年龄及其胸径关系呈现出显著正线性相关趋 势,且其年龄结构沿海拔梯度也均呈现出倒“J”型分布。采伐干扰对河岸带森林群落 的龄级分布格局、分布幅度、株数比例、分布的连续性和间断性、针阔叶树种在其群 落年龄结构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均具有较大影响。④河 岸带原始林群落的蓄积量沿海拔梯度呈现出逐渐增加趋势,而河岸带次生林群落沿海 拔梯度却呈现出单峰型分布格局,且采伐干扰对河岸带森林群落的蓄积量、生产力、 蓄积组成结构、建群种蓄积量及其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均具有较大影响。 (2)河岸带原始林和次生林群落沿海拔梯度的演替趋势有所不同:①在750m~ 800m低海拔区域,河岸带原始林群落将向着红皮云杉阔叶混交林阶段发展,而在 800m~950m中低海拔以上区域却均将向着红皮云杉红松阔叶混交林顶极群落发展。 ②在750m~850m中低海拔以下区域,河岸带次生林群落均将向着以阔叶树种为主的 阔叶混交林阶段发展,而在850m~950m中高海拔以上区域却均将向着以长白落叶 松、红皮云杉针叶树种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阶段发展。 (3)河岸带森林群落的木本植物多样性特征为:①河岸带原始林群落的物种多样 出下降趋势的分布格局,而采伐干扰却不仅改变了其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波动型 始林群落沿海拔梯度的树种变动速率相对较低(1.5~3.5),且群落相似度系数较高 东篓需氅岔蕊鬟l薹杞耋薹羹 冀羹羹蘸 {耋i |薹萎。假, 囊蓬蚕蓍墓i萋}, 荔}争≤器;螽辱黪嘻j 酉:i主霉i爹§雪委耋蓁薹蓄霎雾i;羹每妻莲喜ii窖鲁墓雪萋爹荤奏要;蚤雾囊薹; 霉爹鋈篓i 笋垂;妻;姜。菱羹i i善i 蓁耋;承f蚕喜冀耋iii薹j浏:羹立委誉i蓁爹;羹,鍪。蠢擎;手l妻雩嘻;重{重;=。彗要鸯季;蓄兽囊耋d4il唔rl≥蠢霪鍪巷雾;毳萋争 Abstracl Abstract The and forest primeval communitiesof Mountain typicalriparian secondary Changbai weretakenasresearch inthis structure objects paper.The class class speciesreplacement,diameter an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zcs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