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海棠品种群开花进程中色素组分动态特征研究.doc

观赏海棠品种群开花进程中色素组分动态特征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观赏海棠品种群开花进程中色素组分动态特征研究

园 艺 学 报 2014,41(6):1145–1156 http: // www. ahs. ac. cn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E-mail: yuanyixuebao@126.com 收稿日期:2013–11–27;修回日期:2014–04–28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BE2012351);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cx(13)2045] * E-mail:malus2011@163.com 观赏海棠品种群开花进程中色素组分动态特征 研究 张往祥1,*,裘 靓2,江志华1,魏宏亮1,曹福亮1,汤庚国1 (1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南京 210037;2杭州市林水局,杭州 310014) 摘 要:以58个观赏海棠(Malus sp.)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大蕾期(S1)、盛开期(S2)、末花期(S3) 花瓣的色素组分进行了测定,研究了海棠品种群之间色素组分关系及动态规律,为挖掘高花青素含量及 高稳定性的海棠特异种质和进行花色改良育种提供参考。基于UV-24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实际含 量测定和基于Unispec-SC光谱分析仪的反射光谱指标测定,分别构建了花青素、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3 大类色素组分含量与反射光谱指标之间的耦合函数:yAnth = 0.014x + 0.0012(R2 = 0.9974);yCar = 0.0038x0.3772(R2 = 0.9902);yChl =–0.1007x2 + 0.3221x–0.2169(R2 = 0.8179)。采用Origin7.0软件构建了 观赏海棠品种群3大类色素组分含量和权重的三维动态图,结果表明:花青素为海棠花瓣中的主导色素, 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为次要色素;在开花进程中,海棠品种群花瓣中的花青素、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含 量整体呈大幅度降低趋势,但色素组分权重却保持着相对稳定性,尽管花青素的权重呈现小幅下降趋势, 而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的权重却呈现小幅上升趋势。基于花青素含量和权重的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距 离2.936处,58个海棠品种可划分为5个类群,即白色系(A)、粉色系(B)、浅紫红色系(C)、紫红色 系(D)和深紫红色系(E),其中C、D、E色系构成泛紫红色系。各色系/子色系类群之间具有明显不同 的色素组分动态特征。尽管粉色系之B2子色系在大蕾期具有较高的花青素含量[(0.090 ± 0.038)mg · g-1], 但由于色素稳定性差,在S1–S2–S3开花进程中,花青素含量分别下降了83.2%和93.3%,其“红艳”观 赏期仅限于盛花期之前;粉色系之B1子色系的花青素含量及稳定性皆显著高于B2子色系,在S1、S2和 S3阶段,B1子色系的花青素含量分别为B2子色系的1.7、3.3和3.2倍,显著提高了色彩观赏性。与粉色 系相比,泛紫红色系具有更高的花青素含量及稳定性,整个花期皆保持紫红色,显著延长了该类群的“红 艳”观赏期,在S1、S2和S3阶段,D、E两个色系的花青素含量分别为粉色系均值的1.8 ~ 2.0倍、3.9 ~ 6.5 倍和8.1 ~ 10.0倍,甚至在S3阶段仍达到B色系在S1阶段的花青素含量水平;C色系的花青素含量及稳 定性皆逊色于D、E色系,但仍显著优于B色系,即使在S3阶段,C色系的花青素含量仍达到B色系在 S1阶段的43.2%和S2阶段的152.5%。 关键词:观赏海棠;品种群;色素组分;动态特征;色系 中图分类号:S 6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513-353X(2014)06-1145-12 Studies on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igment Components of Ornamental Crabapple Cultivars Groups in Flowering Process ZHANG Wang-xiang1,*,QIU Jing2,JIANG Zhi-hua1,WEI Hong-liang1,CAO Fu-liang1,and TANG Geng-guo1 (1College of Forestry,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njing 210037,China;2Hangzhou Municipal Forestry and Water Conservancy Bureau,Hangzhou 310014,China)

文档评论(0)

jiqinyu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