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课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精品.ppt
(4)【2011广东卷】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并简述这一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影响。(10分) 原因: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孤立和包围新中国,(2分)“一边倒”,学习苏联;(2分)底子薄。(2分) 影响:初期产生积极影响,初步形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2分)后期束缚生产力的发展。(2分) (2009·海南历史28)(12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在我们这里弦绷得大紧了。把它绷得大紧,使商品荒更加尖锐化,已经不行了……不从供求平衡角度作详尽的分析,这自然不是“表面的”缺点,不是“形式上的”疏忽,而是一个深刻的内在的错误……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不仅应当保证表现对建筑材料等等的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 ——摘编自布哈林《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1928年9月) 材料二 如果撇开内部和外部的环境抽象地来讲,我们当然可以用比较缓慢的速度进行工作。但是问题在于:第一、不能撇开内部和外部环境;第二、如果从我们周围的环境出发。那就不能不承认,正是这个环境促使我们迅速发展我国的工业……我们是在一个技术非常落后的国家内取得了政权的……假如我们的工业和技术像德国那样发达,假如我国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像德国那样大,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在我们这里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迫切了……假如我们不是唯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而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之一,假如不仅在我国,而且在其他比较先进的国家……也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就不会这样迫切了。 ——摘自斯大林《论国家工业化和联共(布)党内的右倾》(1928年11月) 材料三 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越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摘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斯大林强调高速度发展工业的原因并说明斯大林与布 哈林在工业化问题上侧重点的不同。(6分) 【答案】(1)原因:巩固和保卫苏维埃政权。(2分)不同:布哈林强调按经济规律发展工业,主张放慢发展速度;斯大林强调从当时的国内外实际情况出发,主张加速发展工业。(4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经验。(6分) (2)从国内条件和国际环境实际出发,调整和处理好农、轻、重关系,统筹兼顾,不断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6分) * 导 言 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是在十月革命的炮声中轰轰烈烈地登上历史舞台,在二十世纪的历史长河中昂首挺胸地走了70多年。倾刻间却土崩瓦解,不仅社会制度从社会主义迅速向资本主义演变,苏联也随着许多加盟共和国的另立门户而成明日黄花。 第 1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917.11.6) 【考点考情】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列宁△ (2)俄国十月革命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4)“斯大林模式” (一)俄国十月革命 1.背景 (1)俄国的经济与社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落后于西方且矛盾尖锐。 1861年改革以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 改革很不彻底,政治上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没有满足农民无偿获得土地的要求 俄国在西方列强中处于落后地位; 农民贫困、缺少土地,工人地位低且受到严重剥削,社会矛盾尖锐。 (一)俄国十月革命 1.背景 (2)马克思主义政党建立和列宁主义诞生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明确提出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形成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派,标志马克思主义政党建立和列宁主义诞生。 (3)为了摆脱困境而参加一战。一战激化了社会矛盾 (一)俄国十月革命 2.过程 (1) “二月革命” 二月革命概况: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23日 ),彼得格勒工人、士兵爆发“二月革命”,成立工兵代表苏维埃 结果: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形成了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一)俄国十月革命 2.过程 (2)两个政权并存及其结束 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成为了革命的纲领。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并争取以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七月流血事件:1917年7月,临时政府没有满足人民要求,反而使用武力镇压革命,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5课《梅岭三章》(教学课件).ppt VIP
- 《Unit3-A-healthy-diet》公开课教学教案.doc VIP
- 学习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 (2).pptx VIP
- 审计署审计项目全流程审计质量控制办法.docx VIP
- 部编道德与法治中考主观题答题技巧汇总.pdf VIP
- 2025至2030中国印染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土建质量员-案例题试卷附答案.doc VIP
- 2025年4月23日北京市税务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VIP
- 苏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反比例函数》单元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pdf VIP
- 审计署审计项目全流程审计质量控制办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