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材料)精品.pptVIP

第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材料)精品.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材料)精品.ppt

瑞昌一中 傅瑶瑶 课标要求: 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 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理清时间线索(1840-1949) 2.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发展的历程 3.每个阶段状况的原因;表现;影响 4.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5.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曲折的发展 (2)有利因素: 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西方列强的侵略)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客观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 ②清末至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历届政府的扶植)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③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 ④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的源泉。 (1)为什么一战后不久中国会出现“积货如山”、“大多无利” “其他工业亦皆消沉”的现象? (2)根据材料说明,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因素是什么? 材料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四)特点 分布范围扩大,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 发展很快,但持续时间很短暂; 偏重于轻工业,结构不平衡,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力量薄弱,无力与外资抗衡,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1. (2005江苏卷)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 A.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 B.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 C.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2.(2004天津卷)民国初期我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内因是 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设厂 B.欧洲列强在一战期间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C.各种实业团体广泛建立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4.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成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A.民族工业结构不合理 B.民族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 (一)抗战前夕民族工业的较快发展 (1927年—1936年) 1. 原因 (1)南京国民政府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2)国民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例如“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改订新约运动、币制改革、成立四大国有银行等 2.表现 (1)棉纺织业、面粉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橡胶工业都有较大发展; (2)某些产品除了满足国内需要外,还出口日本和朝鲜半岛; (3)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 —— 100% 18.54 100% 4.35 合计 12.41% 88% 16.32 57.8% 2.51 民族资本 1.18% 12% 2.22 42.2% 1.84 官僚资本 比重 产值 比重 产值 1920~1936年平均增长 1936年 1920年 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产值(1920~1936) 中外产业资本产值的增长及比重的变化(1920~1936) —— 100% 41.25 100% 14.74 合计 3.9% 36.8% 15.16 55.2% 8.13 外国资本 9.0% 63.2% 26.09 44.8% 6.61 中国资本 比重 产值 比重 产值 1920~1936年平均增长 1936年 1920年 (二)抗战时期民族工业遭受残酷打击 (1937年—1945年) 1. 原因 (1)在沦陷区,日军的破坏和吞并; (2)在国统区,官僚资本的压榨。 日军占据东北兵工厂 1931年9月19日,日军占据“东三省官银号”(中央银行)的大金库。 门前有日军站岗,门上贴着“日本军占领,犯者死无赦”字样。 2. 官僚资本主义 (1)含义: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其特点是运用国家政权力量,与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密切结合,利用政治特权,通过滥发纸币、募借内外债、商业投机等方式,残酷掠夺广大劳动人民而形成。 (2)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加强工业垄断和商业专卖,造成官僚资本的膨胀和民族资本的萎缩,到1941年,官僚资本已占全国资本总额的一半。 陈立夫、陈果夫 孔祥熙 宋子文 蒋氏家族—最会争权、专政、护权、传权的政教家族; 宋氏家族—最会钱权结合、

文档评论(0)

挑战不可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