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精品.ppt
一、文字的演变 一、文字的演变 远古天文记录能为现代考古提供科学的依据 历法 这是今天的一张日历,在这张日历上我们可以找到哪些历史知识? 今天的农历就叫“夏历”。“夏历”是传说中的历法。到商朝就有12个月的记载。战国时期人们总结出了24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 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 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十四节气歌》 1、你能说出节气的作用吗? 节气主要是为了指导农民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活动,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2、从节气的产生可以作出什么历史判断? 节气的产生表明: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水平已经很先进了。它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指导农事谚语:“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医学 中医大夫是如何看病、治病的? 看病:号脉、看舌苔。 治病:针灸、开中药、按摩、拔火罐等 现在中医大夫为病人看病的方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战国时期名医扁鹊总结的,即: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 * *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夏、商、西周的兴亡和春秋战国的纷争,在王朝更替和诸侯国纷争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的文化,蓬勃地兴起了。 导入语: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文字的演变 天文、历法 医学成就 文学成就 音乐艺术 1、甲骨文 观察材料回答问题 这种文字刻在 上,所以被称为 。 龟甲或兽骨 甲骨文 商朝的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甲骨上的。 安阳殷墟发现甲骨文 甲骨文 ----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 清朝末年在殷墟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 甲骨文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字体 了解商朝历史的重要材料 结论 我国有文字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作用 1、甲骨文 A:含义: B:特点: C:意义: 商朝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已具备汉字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我国有文字可靠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猜一猜,以下甲骨文字是什么意思? 人 牛 水 日 车 衣 十二生肖辨识 鼠 马 虎 兔 龙 蛇 牛 羊 猴 鸡 狗 猪 这种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叫 ,也称 。 金文比甲骨文规范 毛公鼎 鼎内有铭文近五百字,在已发现的青铜器铭文中,是字数最多的。 这种字体 。 最早出现于 晚期。 马的演变过程 早期甲骨文中的“马”字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一匹马的写真。 象形文字 时期,人们用 蘸墨在 和 书写。 竹木简和丝帛作为书写材料有哪些优点与不足? 竹木简价廉,使用不便;丝帛便于使用,但是昂贵,不利于文化的传播。 笔 墨 砚 历 法 成 果 时间 科目 春秋战国之际 医 学 战国 商朝 夏朝 春秋 (前613年) 周朝 夏朝 天 文 我国最早的一次日食记录。 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鲁国天文学家观测到一颗彗星扫过北斗,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农历又称“夏历”,源于夏朝。 历法逐渐完备。 制定出24个节气,这是历法上重大的成就。 名医扁鹊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四诊法一直为中医沿用。 天文成就 日 食 日 全 食 古书记载,夏朝发生日食 月 食 月 全 食 商朝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 1、什么是日食、月食? 日食、月食是太阳、月亮、地球在运动中产生的相互遮掩现象。 2、夏朝人用什么举止来迎接这种自然现象?为什么? 音乐师拼命擂鼓,百姓吓得四处躲藏,官吏乘坐马车没命地狂奔,人们非常恐慌。 夏朝时,天文知识缺少,科学技术水平低下,必然对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产生恐惧。 春秋时期鲁国天文学家观测并记录了哈雷彗星在公元前613年的“回归”,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鲁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春秋》[周]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