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行书史——魏晋+宋代书法史创新.ppt
(一)总体评价 :书法发展比较缓慢。 北宋统一以后,宋太祖对书法并未给以重视,更没有像唐代那样采取各种措施。因此,一些士大夫也就漠然对待。欧阳修曾这样感慨:书之盛莫盛于唐,书之废莫废于今。 书法发展比较缓慢的原因有三: 1、是时代的影响: 2、是贴学的盛行 3、是趋逐权贵的歪风 (二)时代特点 尽管如此,宋代书法在延续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点: 1、是突破唐人重法的束缚,而以自己为主,以意代法。努力追求能表现自我的意志情趣,形成尚意书 风。苏轼的我书意造本无法,黄庭坚的凡书画当观韵,强调韵胜,皆是此意。尚意:指任意发挥不顾及原有的原则和规矩、自由表现个性和情感的书法美学追求。意:意韵,特指书卷气。 2、是有意将书法同其他文学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宋代书法大家同时又是 文学家、画家。苏轼说: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不仅认为书画和诗一样,是表现自我的手段,而且强调文 学修养对提高书法艺术的作用。 (三)书法家与书作 1、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于四川)人。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 辙(zhé)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三苏”。 从成都前往乐山的高速公路上,大约经80公里的行程路经一个名叫“眉山”的城市,这里曾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大文豪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即今天的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苏祠。门楣上悬挂朱底金字横匾,上镌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所书“三苏祠”三个金色大字 “东坡居士”来路:元丰三年,苏轼谪居黄州。这时,他的俸禄减了一半,而家里供养的人口又多。为了维持生计,他不得不把每月的四千五百钱,分为三十份,每份用麻绳穿起来挂在梁上,每天早上用画叉取一串钱下来,交给妻子王闰之安排一日三餐。 如果当天有些节余,苏轼就非常高兴地把这些小钱装在一只罐子里,以备有客人来访时买酒喝。这时,苏轼的老朋友马正卿专程从扬州来看望苏轼,目睹“先生穷到骨”的生活,不禁心酸难过,便找到昔日的同窗,黄州太守徐君猷求他将临臬亭下过去驻兵的数十亩荒地拨给苏轼开垦耕种,以解决吃饭问题。 徐太守欣然应允,苏轼十分感激,苏轼对于垦植这片土地很高兴,不但解决了吃饭问题,更因其在黄州城东,是一块坡地,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当年植树种花的忠州“东坡”相似。白居易是苏轼敬慕的人,于是他效法白居易,将其地称为“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定 风 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蜀素是四川织造的一种绫,质地缜密洁白,是珍贵的书画材料,织造的人在庆历年间制成,一直没有人用来书写或绘画,二十年后,到了熙宁年间,卲希(子中)在卷后题日:「蜀素一卷,藏在余家二十余年,今既装裱,将属善书者题」,这段话写在卷末,表示蜀素太过珍贵,卲希也不敢乱写,怕糟塌了材料,就把蜀素裱成手卷,等待有资格的书法名家来写。此卷后来到了元佑年间,己是四十年后,米芾才在上面写了六首诗,总共五百五十六字,成为有名的「蜀素帖」。 4、赵佶(1082-1135 年),即宋徽宗,是北宋最后一个皇帝,他政治上昏庸,艺术上却颇有才能。精通音律,擅长书画鉴赏,他建立了翰林书画院;命工匠摹刻《大观太清楼帖》,精妙 在《淳化阁帖》之上;他命书画院的书画博士将历代著名的书画家资料和古代钟鼎彝器,整理成三本书,即《宣和博古图》、《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 他在书法上最大的贡献,是创立瘦金书,又称瘦金体。这种书法是由薛稷、薛曜兄弟而上溯褚遂良发展而来,其特点是:笔画瘦直挺拔,结体内紧外展,顿挫分明,收放有致。这种书体介于行、楷之间,代表作为《楷书千字文》。同时他也擅长行草,有《草书千字文》、行书《蔡行敕》流传至今。赵佶第九子宋高宗赵构也善书。擅长草书,风格圆转飞动,代表作有《草书千字文》等。 《花气薰人诗帖》 3、米芾( 1051-1107)字元章,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人称“米南宫”,又因举止颠狂,人称“米颠”。湖北襄陽人,他的母親是宣仁皇后的侍女,因此受恩補為秘書省校書郎,又因為精於鑑賞,在宋徽宗時代,擔任皇室書畫院的書畫博士。米芾是宋代文人中個性特別狂放怪僻的一人,他喜好收藏奇石古物,曾經見到一尊玲瓏巨石,姿態奇燦,米芾就下拜,稱石為「兄」,以後中國國畫家常常畫「米芾拜石圖」。 蜀素帖: 蜀素帖是米芾三十八歲的作品,一般也以為是米芾盛年書法的傑作。 米芾手卷《研山铭》六日(2002年12月6日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从从日本征集到《研山铭》。)以2999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每字76.897万),再创中国古字画拍卖的最高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