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南亞-南一書局.pptVIP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南亞-南一書局.ppt

第十二章 南亞 第一節 自然環境特徵 第二節 人口、農業與環境 第三節 傳統的挑戰與經濟的發展 第一節 自然環境特徵(一) 印度半島為歐亞大陸最大的半島 位置: (1)位於亞洲南部,呈倒三角形 (2)介於阿拉伯海與孟加拉灣間 (3)北:以喜馬拉雅山為屏障與中國相隔 (4)東:以亞拉干山與東南亞的緬甸接壤 (5)西:緊鄰西亞的阿富汗 第一節 自然環境特徵(二) 孤立隔絕的位置 北部有高山和歐亞大陸阻隔,形勢封閉,有「次大陸」之稱。 因西北側地勢較為低緩 →外來的民族、宗教和文化得以進入 →宗教、語言、傳統及文化景觀等多樣面貌 南亞地形圖 印度半島西北的地理形勢 一、對比明顯的地形分區 (一)北部高山區 (二)印度河與恆河平原 (三)半島高原 (四)南方島嶼區 北部高山區 成因:印澳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 特徵: (1)新褶曲山地--以喜馬拉雅山脈為主體 (2)景觀:西--乾燥、荒涼 →東--森林繁茂 (3)高山融雪與高聳地勢截留西南季風 →帶來豐沛水氣 →孕育南亞文化河川的源頭 印度河與恆河平原 成因:原是海溝→河流由兩側高地搬運大量沖積 →形成世界最大的沖積平原之一 特徵: (1)農業精華區→因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2)印度教徒「聖河」:恆河 A.位居夏季季風氣候內→河川水量豐富 B.沖積平原養活眾多人口,孕育印度文化的重要溫床 (3)印度河--世界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A.發源於西藏,水源來自高山融雪 B.印度河平原: a.因地處季風末端→乾燥少雨 b.中下游一帶→塔爾沙漠 半島高原:德干高原 成因:古老岩石 特徵: (1)東、西高止山:分布在高原兩側,呈南北走向 (2)海岸平原:與海岸線之間包挾著人口與聚落密集 (3)河口三角洲:發源於西高止山,因地勢東傾→東流注入孟加拉灣→沖積出人煙稠密的河口三角洲 (4)氣候乾燥,農業發展困難 a.特別是西部高原區 b.因乾燥所引起的水源問題相當嚴重 →開發深井及強力抽水設施改善。 南方島嶼區 斯里蘭卡:東南部海面上大島 (1)海岸平原與低緩丘陵遍布 (2)山脈多分布於南部,形成氣候的主要分隔線 (3)夏季季風的西南側溼潤有雨,年雨量 較北部及東部高 馬爾地夫:西南方的島群 (1)優美的自然景觀及特殊的環礁地形 (2)著名的觀光度假勝地。 二、季風盛行的高溫地區 熱帶季風氣候為主 特徵:高溫多雨、乾溼分明 分布:印度、孟加拉 季節劃分:一年中分為三個季節-- (1)6月至10月→夏季,主要降水的季節 (2)11月至翌年2月→冬季,乾燥而涼爽 (3)3月至5月→季風轉換期,乾燥炎熱 因地處熱帶氣旋 →夏季常受熱帶氣旋侵襲→帶來豐沛的降水。 南亞氣候圖 南亞的季風雨 季風期的長短和季風所帶來的影響 季風期:因地區的緯度和高度差異而不同 夏季低壓系統於印度生成,吸引溫暖潮溼的季風分為兩股: (1)在西海岸地區造成大雨。 (2)穿過印度東海岸→向北→喜馬拉雅山的高大屏障→轉向西→沿印度北部平原向西前進。 影響: (1)乞拉朋吉(位於喜馬拉雅山下丘陵南麓)平均年降水量高達11,280公釐,位居世界第一。 (2)印度大平原:愈向西愈乾燥,東西降水不均。 季風行徑與雨量分布圖 季風對南亞農業的影響 季風帶來的降水對南亞的農業影響相當重要: 形成大量人口聚集的三角洲 帶來農耕所需的雨水→使作物豐收增產 →養育眾多人口→人口的快速增長→人口壓力 →增加自然災害 例:孟加拉的河口三角洲 為尋求肥沃的土地→人群被迫進入氾濫平原區求生 熱帶氣旋肆虐 →數以百萬計的人口面臨到洪水的威脅 1991年的颶風 →造成十五萬人死亡 2004年7月,因大雨發生嚴重水患 →全國2/3的土地皆為洪水所淹沒。 第二節 人口、農業與環境 一、南亞的人口問題 二、農業經濟與綠色革命 三、環境議題 南亞的人口問題(一) 人口數量:已超過十四億 →人口過多 在南亞僅占全世界3%的土地上,占全球人口的22% 南亞七國中有三國列居世界前十名 死亡率降低和出生率高 →人口成長率全世界最高 2006年的統計--印度的人口超過十一億八千二百萬人 →高居世界第二位 若以此速度不斷增長: 2025年將達到二十億 以南亞的人口年成長速率,很快超越東亞,成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區域。 如印度人口以每年一千八百萬的速度快速累積中,半個世紀內人口幾乎增長了兩倍。 世界十大人口最多的國家(2006) 印度的人口增加率變化圖 印度人口成長變化趨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