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 0
- 0
- 约2.65千字
- 2016-02-10 发布
文档工具:
-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義務論
義務論 1. 義務論的內容 補充 2:義務論 他先以理性評估言行的價值→判斷言行是善或惡→然後決定做或不做 一種言行之應該做 (有責任做),是因為他/她對其善性或惡性有所了知,然後擇善去惡,做善行,不做惡行。 2. 兩種行為的命令 義務論的優點與弱點 義務論的弱點 1. 忽略情感對人的影響 人的道德決定受個人感情、人際關係等私人情感因素影響。 例:「一視同仁」是一個沒人會否定的道德義務價值 但如果你對待每一個人都是相同的,你的摯友親朋必定認為你冷待他們,批評你沒有人性。 義務論的弱點 2. 強調道德原則的普遍性與必然性,忽略個別處境情況 例:一名20歲女子為了購買纖體產品,在便利店兼職時偷了公司7000元,被判80小時社會服務令。 她在觀塘裁判法院承認10項盜竊罪。裁判官指,被告不應盲目相信廣告推銷方法,鑑於被告認罪、無案底,所以判以非監禁刑期。 義務論的弱點 不管是什麼原因,偷竊就是犯法的。 法官刻意指出是為了改正這個社會的「不良風氣」。 法官判以非監禁刑期是因為被告初犯。 * * 教學目標 1. 認識義務論的內容 義務道德律?良心?善的意識 2. 道德律的特性 3. 認識行為的命令有兩種 假然律令(hypothetical imperative) 定然律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 4. 認識義務論的優點與弱點 一個經驗 A. 義務論的代表人物 此派以康德(I. Kant)的倫理學為最重要的代表理論 B. 怎樣才算是道德?有道德價值? 康德認為道德必須出自義務,才有道德價值 例:一個英雄做了一個驚天動地的事,事後記者採訪他時會問:“你當時是怎麽想的?” 英雄往往都是這樣說的:“我什麽也沒想,當時就想救人要緊” 不依據任何外來動機 C. 道德行為的終極基礎 :道德律 感情 文化 個人價值觀 ... 道 德 律 D. 道德律是什麼? 是一個命令 這個命令是以至上方式提出來 因為這條法則是無條件的 道德律 D. 道德律是什麼?與人的意志的關係? 是一個命令 這個命令是以至上方式提出來 因為這條法則是無條件的 道德律 人的意志 道德律反映在每個人的良心之內 對我們的意志也有必然的強制性,我們有義務遵守 一切道德行為的終極基礎 E. 好心做壞事 … 壞事 運用善良意志 作出的抉擇 也是合乎道德的 不同義務間的衝突,那又如何? 例:當我們知道一個殺手心懷不軌地詢問我們的一個朋友的下落時,我們如果說假話的話,這會違反誠實的原則;如果說真話的話,則會違反不傷害人原則,因為會引致朋友受到殺手的傷害。 說謊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不道德的。 康德認為道德倫理必須建基於誠信之上,沒有了誠信,則所有的道德原則價值皆沒有方法確立。 補充 1 人是不是都有良心?人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有良心? 這些問題不在義務論考證的範圍 補充 2:義務論 義務論:從「知」+ 「意」的角度研究倫理學(理智主義),強調「認知功能」+ 「意志」在道德行爲中的作用 知性 選擇的自由 行善的意志 約束己欲 能踐行 義務道德 總結 義務論(Deontology)的原則 1. 善與義務的關係 a. 善導引出應當 b. 人先判定特定行為是好的,然後決定應該去 實行之 總結 2. 無條件遵守責任是至為重要 所有人都有責任要遵守的道德原則,而遵守這些原則不是為了要達到某些特定的目的而做。 人們遵守它只是出於無條件,純粹因為它是道德而做的行為,康德會認為它是道德的。 若我們是希望獲得別人的讚賞而行善,此是不道德的,只有在我們覺得行善是正確而去行善,此才是道德的。 行為的命令有兩種 假然律令(hypothetical imperative) 定然律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 假然律令(hypothetical imperative) 假言律令的令式是「如果你要…你應該…」 例:如果你要考進大學,你就要應該努力讀書。 康德認為道德不可能建立在假言律令上,否則便成他律道德,使道德成為一種工具,也失其普遍性。 定然律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 康德認為道德只能建立在定然律令上,其令式為「你應該如此做」,這是善的意志/良心對自身的命令,具有絕對普遍性。 康德「定然律令」第一種公式言: 使行動的格準符合法則(普遍性) -格準:指決意原則,它是主觀的(∵它是適合個人的原則,不一定有普遍性) -法則:指客觀的立意原則。它是客觀的(∵它是適合於一切理性存有的原則,具有普遍性) 定然律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 定然律令的第二種公式為:你應當這樣行動,即在每一情況中,將人的本性,不管是你或任何其他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醫療服務的資格.doc
- 请根据您的赴华主要事由,选择申请相应种类的签证-bcvisa.pdf
- 《测试和认证管理规范》tüv南德意志集团-tüvsüd.pdf
- 第4章建造中检验-中国船级社.pdf
- 港務局告示第22007號.pdf
- 全氯氟烃销售登记管理办法0121.pdf
- 電子應課稅品許可證服務用家指引手冊-tradelink-ebiz.com.pdf
- 《審計署署長第五十號報告書》第4章-香港審計署.pdf
- 會籍membership1.我選擇申請iwouldliketo-康樂及文化事務署.pdf
- 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管理办法.pdf
- 高中历史 第3单元 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 第1课 美国《独立宣言》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pptx
- 高中历史 专题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二 火山上的短暂稳定课件 人民版选修3.pptx
-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x
- 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课件 人民版选修3.pptx
- 高中历史 专题四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三 人类对和平的追求课件 人民版选修3.pptx
- 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课件 人民版选修3.pptx
- 高中历史 专题4 民主潮流的发展与壮大 三 日本民主政治的发展课件 人民版选修2.pptx
- 微专题(密度)6-4 特殊方法测密度—(疑难解读+解题技巧)2021届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优等生)专题讲义.doc
-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章 分式 1.2 分式的乘法与除法 第1课时 分式的乘法与除法习题课件 (新版)湘教版.pptx
-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