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工景观水体微泡过滤水质净化技术研究
摘要
摘要
本课题在气浮净水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依靠具有碰撞粘附及过滤截留作用的
微气泡层进行水质处理的微气泡过滤水质净化技术,为上海世博园区内景观水体
的水质保障提供技术支持,也为城市人工景观水体的水质保持提供借鉴。
为了对微气泡性质进行准确、快速的评价,研究建立了以摄像机、显微镜和
观测水槽为主体的动态显微测试技术,该技术可以动态拍摄释气水中运动着的微
气泡,获取其连续运动过程,准确反映释气水中微气泡直径分布情况。微气泡动
态显微测试技术为微气泡净水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立了重要的研究基础。
课题通过微气泡动态显微测试技术和微气泡稳定时间法,以微气泡平均直径
作为评价指标,对气液混合泵、溶气罐以及释放器进行不同组合而成的四种微气
泡产生系统进行了优选研究,并考察了压强和吸气量对微气泡直径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增加压强、减小吸气量均可以提高微气泡产生系统的紊流程度,从而
增多气泡核位的总体数量,在释气量相同的条件下,气泡平均粒径将会减小,直
径分布趋于集中。在压强为0.42MPa,吸气量为7%时,单独使用气液混合泵、
组合使用气液混合泵和溶气罐、组合使用气液混合泵、溶气罐和释放器以及组合
使用气液混合泵和释放器四种微气泡产生系统产生的微气泡平均直径分别是
85.8微米、72.O微米、7l。6微米和83.1微米。综合考虑工程应用中的实用性,
后续试验选择气液混合泵和溶气罐作为微气泡产生系统。
课题在对最优微气泡产生系统的释气性能研究的基础上,以释气量、微气泡
数最浓度等作为评价指标,对该微气泡产生系统的最佳工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明,增加压强可以提高气泡数量浓度;减小吸气量,气泡数量浓度有一定提高,
但是继续减小吸气量,气泡的数量浓度有所下降。该系统的最侍工况:乐强为
X
O.42MPa,吸气量为7%,此时系统产生的微气泡数量浓度最高,达到2.1108个
/L,平均直径最小,为72.0微米。
课题开展了微气泡过滤水质净化技术处理富营养化人工景观水体的试验研
究,并对除藻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结果表明,进水叶绿素a平均浓度约为
水叶绿素a平均浓度为2.999/L,可达到贫中营养型水体要求。微气泡的平均直
径的减小及数量浓度的提高有利于藻类的分离。同时,该技术对原水中的总磷、
氨氮、浊度、有机物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0.2%、57.O%、61.1%和59.3%,出水均
满足IV水水质标准,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课题开展了微絮凝/微气泡过滤水质净化技术处理富营养化人工景观水体的
试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在回流比为50%,水力负荷为7m/h条什下,PAC投
摘要
加量为3mg/L时,经过微絮凝/微气泡过滤水质净化处理后叶绿素a、总磷、浊
度、有机物、氨氮等污染指标均满足Ⅳ类水水质标准,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得到有
效控制。
关键词:人工景观水体,水质净化,微气泡显微测试,过滤,吸附
ll
Abstract
ABSTRACT
Basedontheairflotation advancesanairmicrobubble
technology,thestudy
fiItrationwater which ontheadhesion
mainlydepends
qualitypurificationtechnology
andfiltrationfunctionofthemicrobubble will effective
layer.Thetechnologyprovide
technical forthe wat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乳品卫生指标大杆菌及检测技术的研究.pdf
- 乳及乳制品中残青霉素钾酶解产物检测方法的研究.pdf
- 乳杆菌发酵乳中ce抑制活性和γ-氨基丁酸的研究.pdf
- 乳杆菌对stahylococcus aureus和streptococcus pyogenes抑菌作用的研究.pdf
- 乳清分离蛋白对果汁的褐变抑制以及澄清作用.pdf
- 乳杆菌肽聚糖通tlr2nf--κb信号通路缓解β--乳球蛋白过敏的研究.pdf
- 乳清分离蛋白成特性的研究.pdf
- 乳杆菌属基因组态性及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微进化研究.pdf
- 乳清浓缩蛋白水物的降胆固醇活性及微胶囊化的研究.pdf
- 乳清蛋白糖基化应特性与抗氧化活性的研究.pdf
- 小学科学:ESP8266智能插座电路原理与动手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开放浪潮下我国多层次监管体系构建与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中人工智能应用的数据质量分析与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科技监管中的数据治理与合规性要求》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多材料制造与复合材料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绿色金融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植物工厂多层立体栽培光环境调控技术对植物生长发育节律的调控机制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销售团队年度业绩总结.docx
- 银行风险管理与金融危机防范.docx
- 银行网络攻击预警与快速响应机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