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保妇康栓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
【摘要】 目的:消除保妇康栓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试验,加试验菌回收并且计算回收率。结果:该供试品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的回收率均高于70 %,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检验可满足要求。结论:薄膜过滤法可消除药品中抑菌物质的干扰。
【关键词】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验证试验;薄膜过滤法;抑菌;回收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eliminate the boltUNIFEM Hong microbial limits test of the antimicrobial effect. Method: To use membrane filtration method to test, test and calculation of recycling and recovery. Results: The test for products of Escherichia coli, Staphylococcus aureus, Candida albicans, Bacillus subtilis, Aspergillus niger, the recovery rates were 70 percent or more, membrane filtration method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 Conclusion: The film filtration can eliminate drugs in antibacterial material interference.
[KEY WORDS] Microbial limits test; Certification test; Membrane filtration; Antibacterial; Recovery rate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建立时应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和控制菌检查方法的验证,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是否适合于该药品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的测定和控制菌检查[1]。若药品的组分或原检验条件发生改变可能影响检验结果时,计数方法和检查方法应重新验证[2,3]。有些制剂有抑菌作用, 制备的供试液本身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若不进行方法学验证,所采用的方法不一定适合该供试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4]。系统的方法学验证可以避免因为选择方法不合理而造成漏检、误判,以保证结果的科学可靠。
1 材料
1.1 主要仪器、药品
STV3型无菌检查薄膜滤器(浙江宁海白石药检仪器厂),303AS2型数显隔水式培养箱(上海浦东荣丰科学仪器公司),SPX25型生化培养箱(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保妇康栓(批栓剂, 海南碧凯药业有限公司)。
1.2 培养基及稀释剂
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 、营养琼脂培养基 、胆盐乳糖培养基、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改良马丁液体培养基、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琼脂培养基、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营养肉汤均由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3 验证试验用菌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 CMCC(B) 26 003、枯草芽孢杆菌 CMCC(B) 63 501、大肠埃希菌CMCC(B) 44 102、 白色念珠菌CMCC(F) 98 001、 黑曲霉 CMCC(F)98 003、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 101,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 003、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 101均由海南省药品检验所提供,以上菌种所用菌株均未超过5代。
2 方法与结果
2.1 菌液制备
(1)取经35~37 ℃培养18~24 h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的肉汤培养物1 mL加9 mL灭菌生理盐水,采用10倍递增稀释法,稀释至10-5~10-7,控制细菌数约为50~100 cfu/ mL。(2)取经23~28 ℃培养18~24 h的白色念珠菌液体培养物1 mL加9 mL灭菌生理盐水,采用10倍递增稀释法,稀释至10-5~10-7,菌数约为50~100 cfu/ mL。(3) 取经23~28 ℃培养7 d的黑曲霉菌斜面培养物,加3~5 mL灭菌生理盐水洗下霉菌孢子,采用管口带有薄无菌棉花的毛细吸管吸出菌液,取1 mL 加9 mL灭菌生理盐水,逐管10倍稀释为10-4,菌数约为50~100 cfu/ mL。
2.2 供试液的制备
称取本品10 g,溶于100 mL无菌pH 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