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对话教学.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对话教学.doc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对话教学   【摘 要】教育观念决定着教育行为。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是有效实施新课程的核心问题。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必须认真学习领会《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正确认识深刻理解《数学课程标准》下的新观念,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以优化数学教学。本文重点阐述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践行新课程理念,运用对话教学。   【关键词】中学数学 教学观念 对话教学 运用与总结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   对话教学是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尊重、爱和宽容的环境中,用理解、言语、反思、体验等方式在实践教学中产生教学和知识的渗透意义。这是追求人性化、体现创造性、尊重主体性的一种教学。下面就对话教学的几项原则的运用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问题引导   对话教学的中心是疑问,没有疑问就缺少对话。加强问题引导是对话教学的课堂设计最重要环节。   新知识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新知识与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同步时,就需要调整已有的知识结构,来顺应新的知识学习需要,建立新的知识结构,当作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前提。如学生学习函数概念时感到困难,是因为过往所学代数式的恒等变形,方程式和不等式求解,通通是经过一般计算来求解,着重计算。函数的概念是以观点的变换来考察数量的关系,着重关系,表述方式是图像、表格、解析式。原有知识结构和新知识不相适应,学习必然产生阻碍,教师就需要改进一下教学方法,要加强问题引导,帮学生调整重组知识结构。例1:以40千米/时行驶的汽车,试分析行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可以采取以下问题链:   1.找出例题中的量变化有几个;   2.找出时间(t)和路程(s)的关系表达式;   3.关系式40t=s列出后,让学生去了解时间t如变化时路程s随之改变。教师通过综合、分析、概括、抽象出函数的定义,形成了新的知识结构。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情景适当引导,构造学生的思维结构空间,设计由浅到深的一连串疑问,引导学生逐步攻克难关难题,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尊重个体差异   巴赫金说:“对话是等值的各种意识形态之间互相作用的方式。”是指,真实的对话联络认可个体生命具有同等价值,同等价值的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的“答和问的关系,补充和肯定关系,反对和同意关系”。由此可见,个体差异性是对话教学展开的前提条件,对话教学的设计中应尊重这差异性(包括学生现有的性格、行为习惯、知识水平等)并有效引导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个性,不应用一成不变的教育目标去评价学生,应走入多样性的学生世界。课堂教学在设计时,教师应该预想一下课堂很可能出现的每种情况,然后预设出多种不一的教学方案和设计出完整的教学过程,才能给课堂提供足够的教学空间。   例2:“同底数幂相乘”这堂课中,对“同底数幂相乘,指数相加,底数不变”的规律的形成因素。有些教师这样处理:提出问题,A·A=(),请利用已学知识来解决,过程如下:   A·A   =(A·A·A)·(A·A)(据乘方的意义)   =A·A·A·A·A(据乘法的结合律)   =A(据乘方的意义)   仿照公式,运算以下习题,说明每步运算的依据。   (1)3×3;(2)7×7;(3)a·a 。   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结果与原式的关系,猜测结论“同底数幂相乘, 指数相加,底数不变”,最后推导出公式A·A=A(m,n是正整数)。   上述设计题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性,班级里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基础都有所不同,对例2中的三个习题,有些学生每一道题都会仿照例题来做,有些学生做第一题后就能猜测或感觉到性质,后边的两题便能迎刃而解。并且以上设计原理明显的束缚了有些学生的思维,没能给学生更广阔的空间范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路线,学生就无法将学习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发挥出来。为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可以采纳下述设计的方法,以问题情景引入新课程,例3:一款电子计算机,1秒钟能做10次计算,问10秒钟能做几次运算?答案如下:   10×10   =(省略乘方的意义)   =(省略乘法的结合律)   =10(乘方的意义)   这样的引入与之前的例子对比设计后,设计了贴切学生的生活实际情景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热情,为以后的教学埋下意味深长的伏笔。   三、贴切生活   学习不只是简单被动的接受书本里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应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外部信息,主动构建知识结构。教师采纳的教学方式应当与生活零距离贴切,贴切学生、学校和社区,从中能提取活鲜鲜的生活素材,试着去设定现实情景,汲取学生贴切的生活体验,和学生展开面对面的、直接的对话方式。以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贴切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素材去创造设计问题情景,不仅能让学生觉得亲切,也很容易发生共鸣,还激发学生求知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