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河网水、沉积物中As含量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pdfVIP

珠三角河网水、沉积物中As含量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珠三角河网水、沉积物中As含量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pdf

生态环境学报 2015, 24(5): 831-837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mail: editor@ 珠三角河网水、沉积物中 As 含量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 杨婉玲,赖子尼 ,曾艳艺,高原,王超,帅方敏,刘乾甫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380 摘要:珠三角是我国华南地区经济最活跃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As 及其化合物普遍存在于环境中,被列为环境保护的重 点监测物质。As 在水域环境中不能被降解而消除,只能以不同的形态,在水、沉积物和生物体之间迁移转化。于2012 年 3 月、5 月、8 月和12 月分别对珠江三角洲河网水域13 个站位水、沉积物中通过使用原子荧光光度法对As 含量进行检测 分析,探讨其时空分布特征,并对其污染状况进行初步评价,为该水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基础依据。结果显示,水体 As 含量范围为0.43~7.27 µg·L-1 。水体中As 含量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分布特征。时间上,5 月略高于3 月、8 月和12 月, -1 其平均值分别为4.21 、3.73、2.06 和1.14 µg·L ;空间上,青岐(W1 )等5 个站位聚为一类,除横沥外,其余站位大多分 布在西江干流上,具有相似的分布特征,可能主要受西江径流的面源污染影响而具有相似的砷污染来源;其余8 个站位聚 为一类,包括城镇化及城市化高度发达,人口密度大的河网分叉水域站位,所在区域城镇化主导行业差异较大,受居民生 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的影响大,主要为点源污染,受径流影响较小。珠江河网表层沉积物,As 含量范围为 2.72~71.5 mg·kg-1 ,最大超标倍数为3.57 ,平均值为20.3 mg·kg-1 。地质累积指数评价与潜在生态风险系数评价法分别考虑到重金属 在土壤中的地球化学行为及环境毒性差异等因素,这两种方法结果一致表明研究区域为低污染水平。结合应用这两种评价 方法,可更全面地对珠三角河网沉积物As 污染状况进行系统评价。对河网各月份水和沉积物中As 含量进行线性回归分 析,发现两者存在显著意义的负相关关系r=0.356r0.05(1, 50)=0.273 ,可能是含As 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在水体不断的稀释、 沉降、生化等作用的综合影响,呈现空间延伸性变化的特点。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砷;水体;沉积物;污染水平 DOI: 10.16258/ki.1674-5906.2015.05.017 中图分类号:X5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906 (2015 )05-0831-07 引用格式:杨婉玲,赖子尼,曾艳艺,高原,王超,帅方敏,刘乾甫. 珠三角河网水、沉积物中As 含量分布特征及污染 评价[J]. 生态环境学报, 2015, 24(5): 831-837. YANG Wanling, LAI Zini, ZENG Yanyi, GAO Yuan, WANG Chao, SHUAI Fangming, LIU Qianfu. The Distribution and Contamination Levels of Arsenicinwater and Sediment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J].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5, 24(5): 831-837. As 及其化合物普遍存在于环境中,是一种原生 As 及其化合物进入人体,会蓄积在人体各个部位从 质毒物,被列为环境保护的重点监测物质。As 在水 而引起 As 中毒,潜伏期长达几十年,是迄今为止 域环境中不能被降解而消除,只能以不同的形态, 最早被公认为具有致癌性的重金属,是国际癌症研 在水、沉积物和生物体之间迁移转化。As 污染主要 究中心(IARC )确认的人类致癌物之一,引起国际 来源于采矿、冶金、化工、化学制药、农药生产、 社会的高度重视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