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买房:馅饼还是陷阱?.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澳洲买房:馅饼还是陷阱?.doc

澳洲买房:馅饼还是陷阱?   “David,给你一个月的假期留在北京,好好学习一下Chinsumer的心理!”   已经3年没有放过大假的澳大利亚房地产中介客户经理David听了老板的话,心花怒放。   “Chinsumer”,中国客,Chinese+   consumer(中国人+消费者)的简称,专指那些在海外疯狂购物的“中国扫货者”。   2013年3月,在北京的一次海外房地产推介会上,来自澳大利亚的David和他所在的公司遭遇来自美国、欧洲同行的挑战,共有47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家企业携带1000余个房产项目前来“吆喝”。大家都在争相抢夺财大气粗的中国客户,以至于老板做出让他来中国充电学习的决定。   “我以后要常用‘刚需’这个词”   “中国人又买了,又买了,这已经成为公司老板最喜欢听到的话!”David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根据澳大利亚外国投资评估委员会2012年度的报告,澳大利亚去年共审批房地产业申请10118件,为2008年的两倍。其中,住宅投资价值197亿美元,排名前两位的是美国和中国。尤其是在悉尼的一些开发项目中,15%的房子被在国内面临限购的中国大陆投资者买走。   “在我经手的项目中,来自中国的购房团是非常特别的一群人,他们既是投资人也是子女在此留学的家庭,房子对他们来说是刚需。‘刚需’这词真是太妙了,这是我在中国学习的一个新词汇,以后和客户打交道要经常使用这样的时髦词汇。”David半开玩笑地说。   在他看来,目前所谓流行“到海外抄底买房”仅仅是个噱头,很多人尤其是中国新一代移民购产置业的需求日益升温,这批新移民不仅精通韬略,同时手持丰渥的资金,身处异乡,他们追求的是家庭带来的稳定感,就是大白话:“老婆孩子热炕头。”   近年来,悉尼、墨尔本、黄金海岸等澳大利亚大城市房地产稳定的回报吸引了众多海外买家。再加上澳大利亚政府刚刚施行了一项投资者移民新政策,即投资500万澳元(约合3299万元人民币)资产,可以拿到澳大利亚永久绿卡,没有语言、学历、经商等要求。部分地区还加大了对首次购房者的补贴力度。尤其悉尼及附近卫星城内交通方便、学区好的公寓价格一直保持上升趋势。精明的澳大利亚开发商修建了大量的apartment(公寓)供中国人买,因为澳大利亚人一般不住公寓。   David告诉记者,目前的中国购房大军主要是三类人:首先是已经在澳大利亚定居的华人。除了华人传统上喜欢投资房地产外,澳大利亚联邦和地方的税收政策等,鼓励消费者多买房,以促进澳大利亚的经济。   其次是来自中国大陆的购房者。比如,许多在澳中国留学生已经改变租宿舍的习惯,而开始买房。这背后的道理非常简单,悉尼租房价格高,与其让孩子每月交房租,不如让孩子把租金作为房屋的分期付款,在孩子学业结束时,可以把房子再出售。由于房价的持续上涨态势,这一进一出,产生的利润就可能填补学费拉下的亏空。   第三则是其他华人投资者。邻近澳大利亚的一些岛国,政治安全形势并不稳定,不少在这些国家积累了财富的华人,往往喜欢把资金用于在澳购置房产,以求安全。   “以前我看中国报道说北京人买房像买白菜一样,真是百思不得其解。现在我自己深有感触,我的客户买房真的很快,很多人是以观光的名义过来看房子,经常一个星期就拍板了,而且使用贷款的比例并不高,动辄付上几十万澳元首付。而且他们和极其重视隐私的其他外国人不同,后者买房是不允许第三方在场的,不管对这个房子有多满意,他们一般会不停地挑毛病,比如说公共交通、楼层不好等等,以此来杀价。但中国客经常成群结伙,好几家一块看房子,价格说得很死,一下就说买了,定了,然后就是付钱,非常干脆。”David如是描述。   买房前请认清:馅饼还是陷阱   和David不同,在墨尔本从事教育和房产中介的May最近有点烦,因为她最近和客户的一次交易并不顺利。她最近和一个中国留学生因为房子及其后续问题不断争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在May看来,她的客户是个典型的第二代移民。“第一代人去挣钱,第二代人去消费。换句话说,第二代移民是带着成功者的姿态来国外的。他是富人,出国不是去卖劳力,而是拿钱来买一个身份。这些人甚至也不想入籍,只想有一张绿卡当通行证就OK了。”   May的客户是一个20岁的留学生,名叫Simon。刚步入大学的Simon厌倦了租房生涯,想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在May的帮助下,Simon在学校附近购置了一套价值53万澳元的两居室单元房。Simon之前盘算得非常美妙,“之前中介帮我设计了一套方案:如果是在学校附近租房的话,我的租金约为每周450~500澳元,一年为2.3万~2.6万澳元。而在同地区购买一套两居室房约55万澳元,若按贷款70%计算,每周需还贷400澳元左右。我自己住一间,另一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