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根际注射施肥对黄土高原苹果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pdf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21(2):421-430 doi牶1011674/zwyf.20150217
JournalofPlantNutritionandFertilizer http://www.plantnutrifert.org
根际注射施肥对黄土高原苹果氮素吸收利用
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 1 1 2 3 3 1
张林森 ,李雪薇 ,王晓琳 ,张立新 ,吕殿青 ,王朝辉 ,韩明玉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陕西杨凌712100;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摘要:【目的】在西北黄土高原地区,春季干旱少雨和肥料利用率低限制着生产优质苹果。国外通常应用水肥一体
化技术来克服水肥利用率低的问题,但由于其硬件设施要求高,投资大,短期内在我国难以推广。近年来我国采用
15
的根际注射施肥可利用施肥枪将肥料溶液直接注入根际土壤中,施肥成本低且技术简单。本研究利用同位素 N
示踪技术,研究根际注射施肥对苹果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可为黄土高原果园水肥高效利用提供依据。
15 15
【方法】以9年生富士/M26/新疆野苹果为试验材料,利用 N尿素标记肥料去向,最后通过MAT-251质谱计测 N
丰度,得出果树各器官和土壤的肥料利用率。同时利用叶绿素仪(SPAD-502)测定标记叶片的SPAD值,用浸以磷
酸甘油溶液的海绵进行田间原位测定,得到土壤氨挥发的量,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的NO逸失量。综
2
合对比分析黄土高原传统环状开沟撒施肥与根际注射施肥对苹果吸收利用氮素、肥料氮在土壤中残留及果实产量
和品质的影响。【结果】黄土高原苹果园根际注射施肥的优越性体现在:1)施肥后一个月内,果园土壤的气态氮素
损失发生变化,根际注射施肥比传统环状开沟施肥的氨挥发总量低549%,同时NO的排放通量低50%。2)根
2
际注射施肥后,促进了肥料在土壤中的扩散范围,扩大了根系肥水吸收容积,叶片和果实吸收的肥料氮比例
(Ndff%)在整个生长季始终处于较高水平。生长季末期,根际注射施肥的整株氮素当季吸收率为5304%,比环状
开沟施肥提高1225个百分点,表明根际注射施肥有利于氮素更快地被吸收利用,显著提高苹果树的氮素当季利
用率。3)生长季末,在0—60cm土层内,根际注射施肥的土壤氮素残留率为3655%,而环状开沟施肥为4313%,
前者显著低于后者。4)在整个生长季内,根际注射施肥处理下的树体新梢叶片内叶绿素含量(SPAD)值一直高于
环状开沟施肥。根际注射施肥能提高苹果单株产量和单果重,其单果重和单株产量分别比环状开沟施肥处理提高
了38%和197%。【结论】黄土高原地区推广的果树根际注射施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苹果树体氮素的利用率,降
低了土壤中的氮素残留。此外注射施肥的深度、注射量、密度和时间均可根据不同时期的养分需要随时调整,使水
肥在土壤中均匀分布,达到节水节肥的目的。同时可避免传统施肥时挖坑作业对浅土层吸收根的损伤,降低劳动
力成本。综合来看,根际注射施肥是提高黄土高原区旱地苹果树肥水利用率、产量和品质的有效方式之一。
15
关键词:苹果;注射施肥; N-示踪;氮素吸收率;产量品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施氮量、土壤和植株氮浓度与小麦赤霉病的关系.pdf
- 施氮量与播种期对棉花产量和品质及棉铃对位叶光合产物的影响.pdf
- 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土壤硝态氮运转特性.pdf
- 施氮量对四川盆地小麦生长及灌浆的影响.pdf
- 施氮量对棉花功能叶片生理特性、 氮素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pdf
- 施磷量对不同品种红小豆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pdf
- 施肥模式对晚稻田杂草群落的影响.pdf
- 曼地亚红豆杉(Taxus media cv “Hicksii”)栽培基质中适宜的锰、锌、铜浓度及采收时期研究.pdf
- 有机无机复混肥优化化肥养分利用的效应与机理研究III.有机物料与钾肥复混对玉米产量及肥料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pdf
-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玉米产量及土壤氮磷淋溶的影响.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