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事风险资料.ppt
人事风险 第四组:王晓溪、刘昱兵、王乐宁、陈雪、陈倩 一、人事风险概述 例如部分员工不认同企业文化或管理风格,而筹组工会,用集体的力量来争取他们认为应该得到的权利,这是内在的人事风险;部分员工因受不了外在竞争厂家的高薪诱惑而集体出走,或盗取商机来通敌,这就是来自外在的人事风险。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所有的人事风险都是人的风险,有行为、态度方面的,有工作能力方面的,有故意的、或非故意的。所以,企业做好人事风险管理,抓住人的因素,就是抓住了根本。 二、人事风险的表现形式 人事风险的表现形式 1、用人不当的风险 2、楚才晋用的风险 3、机密文件流失的风险 4、人浮于事的风险 5、晋升员工的风险 6、监守自盗的风险 7、解雇员工的风险 8、并购人员去留的风险 1、用人不当的风险 2、楚才晋用的风险 3、机密文件流失的风险 4、人浮于事的风险 小故事大道理 1、用人不当的风险 用人不当造成的人事风险,最典型的实例是巴林银行(Baring Brothers and Company)因一位交易员尼克·李森(Nicholas Leeson)越权乱搞而毁掉了二百多年历史的老店。 荷兰裔德国人彼得(Peter Baring)在1762年于英国伦敦成立巴林银行,因从事国际贸易融资而致富,其影响之大,在1818年让法国当年主政者希留首相说出:欧洲有六大势力:英格兰、法国、普鲁士、奥地利、俄罗斯和巴林兄弟。但在1995年巴林银行突然倒闭,肇因于其设在新加坡分行的明星交易员尼克?李森进行未经授权的证券价格的套利交易而亏空高达14亿美元的交易损失,落得巴林银行以1英镑卖给了ING荷兰国际集团。 由银行监管小组撰写,提送英国议会的巴林银行风暴事件始末调查报告总结提到:巴林事件主因是未经授权交易,以及内部控制管理的缺失导致。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企业用人时,能不慎乎? 2、楚才晋用的风险 两军会战,最怕阵前倒戈,不亡也会重伤。跳槽是人事风险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带枪投靠敌营,让雇方马上拥有竞争对手第一手最新信息。目前企业界正流行八仙渡海的集体跳槽风潮,例如,花旗银行台湾区总裁率领20名高阶干部跳槽至中信金控;某大会计师带领 109人的团队投靠致远会计师事务所,这对原企业造成的内部组织重组的震撼与疗伤复原期的无奈感,产生莫大的伤害力。这种连根拔起的集体出走行为,甚至于会导致企业业绩迅速滑坡,引发企业全面的经营危机 3、机密文件流失的风险 商业机密是企业赖于独霸一方的秘密武器。用传统的俗语来说,商业机密就是祖传秘方,这是智能财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创造竞争优势强有力的手段。如果掌握其知识产权或核心机密的人员出卖了这帖秘方给竞争对手,那么就很容易引爆企业风险。例如先前轰动一时的T公司的辞职员工刘某,被T公司指控在任职时,曾先后传送三封电子邮件,将T公司的晶圆制作流程与配方,以及八吋晶圆技术资料,寄给其竞争对手,上海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公司的一名大陆籍高级职员而喧腾一时 4、人浮于事的风险 工作(职位)说明书是规范每一特定职位的工作要项与内容,依据这份工作说明书来要求担当该职位的人应具备的知识、经验、技能等素质。特定的岗位有特定的工作职责,例如研究部门对成员的创新能力的要求较高;财务部门对成员的数字的敏锐度要求较高。企业如果所选用的能与事不对称,几年后,则这类员工,就是一般企业所称的冗员(呆人)。企业一旦人多闲杂,无所事事,容易造谣生非,搞得组织内乌烟瘴气,在劣币驱逐良币下,物与类聚,人员的素质就一代不如一代,生者寡,食者多,企业要反败为胜难矣! 5.晋升员工的风险 一些员工在某一专业方面有较突出的表现时,会受到上面的赏识,在适当的时候,这些员工就会得到拔擢。然而晋升后,该员工所做的工作如与原工作有较大差异,导致不能适应新的工作任务,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晋升的员工的积极性会受到打击,从而使公司在原工作岗位上失去了一名优秀的员工,也就是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所说的:层级组织里,每位员工都将晋升到自己不能胜任阶层。因此,在选拔晋升人选时,应当谨慎选人,征求多管道的建议与考核,对该员工有较深入了解后,再进行提拔晋升的决策 6.监守自盗的风险 在企业内发生监守自盗,最为引人瞩目的案例,通常是以金钱有密切挂勾的银行业与保全业的不肖员工监守自盗为最。 7.解雇员工的风险 台北市万姓计算机工程师被某国际知名快递公司集团旗下的子公司解雇后,该员可能心生不满,离职后,因他了解公司保全系统设定,涉嫌两度连续侵入公司窃取桌上型与笔记型计算机。在第三次入侵时,不慎误触警报器而被逮捕。这起窃案,可能涉及商业机密资料外泄,因失窃的计算机里面,储存了公司海、陆物流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