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冲突.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冲突.doc

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冲突 1克拉克洪的文化价值观维度 美国女学者佛萝伦丝克拉克洪(FlorenceKluckhohn)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她的《价值取向的变奏》(VariationsinValueOrientations,1961)一书中正式提出了文化价值取向的五种维度。该书中克拉克洪沿用了其丈夫克莱德克拉克洪(ClydeKluckhohn)提出的价值取向的相关定义,即价值取向指的是“复杂但确定的模式化原则,与解决普通的人类问题相联系,对人类行为和思想起着指示与导向作用”。克拉克洪认为人类的文化价值观可以从五个取向维度来进行考察,这五个价值观维度分别是:人的本性(HumanNature)、人与自然的关系(RelationshiptoNature)、时间观念(SenseofTime)、活动(Activity)和社会关系(SocialRelationships)。克拉克洪认为,这五种取向维度中的每一种都存在于所有的社会和个体中,但是每一个社会或个体对于这些取向维度的偏好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各个维度对应的基本价值观也是有所区别的。根据克拉克洪的所作的相关研究,这五种取向维度对应的不同基本价值观可以简单地如表1所示。我们知道,无论是从地理的角度还是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东西方都属于两大不同阵营。因此,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和以北美为代表的西方必然会存在上述价值观上的差异或冲突。下面,我们就以克拉克洪的价值观维度为标准,从这部反映跨文化交际冲突的电影《推手》中来具体地看东西方价值观的差异和冲突。 2电影《推手》中的中西方价值观冲突 电影《推手》是台湾导演李安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李安出生于台湾,从小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影响,长大后又赴美国求学。异国求学的经历使得李安充分体会到了中西文化碰撞时所产生的种种冲突,而作为导演的他自然而然会选用电影的方式来表现中西方在文化、思维、价值观等方面的各种差异和冲突。《推手》恰好是反映中西文化差异的一部典型作品。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位中国大陆的退休太极拳教授朱先生来到美国移民儿子的家里“安享”晚年,结果在美国家庭中,住在同一屋檐下的父亲、儿子、美国儿媳妇、混血孙子之间由于文化差异却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矛盾。这些具体的矛盾和差异可以在较抽象的层面上反映出中西方在价值观上的冲突。 2.1人的本性 在人的本性方面,电影《推手》中,有一个很小的细节可以让人们对中西方价值观上的冲突略窥一斑。片中一家人吃晚饭时,混血孙子饶有兴味地看着卡通片,而此时卡通片中的画面是“英雄”一脚将“坏蛋”踹飞。朱老先生看到这些,不禁向儿子抱怨道:“这美国动画完全是怪力乱神,唯恐天下不乱,哪儿可以给孩子看呢?简直是鬼打架!”但是,这样的抱怨立即得到了美国儿媳妇的否定,令大家不欢而散。根据克拉克洪的研究,传统的西方思想认为人性是本恶的,这点甚至可以从圣经故事中体现出来。基督教认为,因为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果而被上帝赶出伊甸园,所以所有的人类自出生起便背负着所谓的“原罪”。直到人文主义思想在西方兴起,这种“人性本恶”的观点开始逐渐转化为人性是“善恶兼而有之”的。根据克拉克洪的研究,这两种基本价值观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救赎恶”或者“惩恶”。与之相区别,深受儒家学说影响的中国传统思想认为人性是本善的。作为古代儿童启蒙读物的《三字经》就告诉人们:“人之初,性本善”。而受这样的价值观的影响,人们的社会态度的最主要表现就是“扬善”或者“奖善”。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并不强调暴力地“惩恶”,而是更加注重“扬善”,追求以“善”的力量来感化大众,甚至是“恶”。因此,传统文化用来教育孩子的总是一些榜样的故事,类似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等等,而非做错事会受到多么严重的惩罚。与之不同,有着“原罪观”的西方人认为“善”与“恶”必须清楚地分开,而这其中的“恶”必须要得到“救赎”或者受到“惩罚”。正是由于中西在人性方面的价值观上存在着这样的差异,电影中的公公和儿媳才会对同一部卡通片产生不同的看法。 2.2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电影《推手》中,导演通过许多中国元素来体现中国人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的价值取向,比如贯穿始终的太极、中医思想等等,进而又通过公媳之间的矛盾来反映中西方在这一维度上的价值观冲突。片中有一个情节,讲的是美国儿媳妇因为巨大的工作压力而胃痛,正要去医院时,朱老先生走来说要替儿媳妇看看病,经过号脉诊断得知儿媳是因为过于紧张造成的胃痉挛,于是让儿子告诉媳妇放轻松,进而自己用推拿的手段为儿媳缓解疼痛,可是儿媳对于这样的治疗手段很不放心,最终由于过于紧张而导致了胃出血被送院治疗。儿媳选择相信西医却不肯接受公公的顺其自然的中医疗法,究其原因,还是中西之间的文化价值观冲突。在西方,自然总是被看

文档评论(0)

wdhtm3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